核心提示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依托于第三方支付、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生态金融。近年来,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主流电商企业开始涉足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并逐渐改变着整个金融行业的格局。
积极应对互联网发展,建设本土化差异化电商平台。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6.2万亿元,增长21.2%。其中,本地生活O2O38.4%、网络购物37.2%的强劲增长拉动了电子商务整体的增长。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对金融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改变了金融业态和金融格局。银行的活期存款出现了“搬家”,转移到了财富管理领域,银行低成本负债客户不断流失,金融脱媒日益明显。
作为区域性金融机构,农商银行打造电商平台必须坚持本土化和差异化的战略定位。目前阿里、京东占据了全国性电商市场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对农商银行来说,电商平台仅仅是一种获客手段,而不是主营业务,发展电商平台落脚点是为了增强客户体验,守住零售客户、企业客户资源以及大量的中小企业客户资源,提升客户黏性,进而构建一个开放共赢的泛金融生态圈。农商银行应立足于自身安全保障、有效支付体系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立足当地,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客户衣食住行、缴费、医疗等非银行情景下的全方位需求,在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中黏住客户,寻求金融服务的切入点。
依靠新技术创新营销,由全员营销转为全社会营销。一方面,可以创新运用“补贴式营销”。在电商平台推广过程中,农商银行营销费用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到互联网营销的特点,考虑以“红包”的方式使客户得到实惠。客户通过农商银行电商平台购买物品或金融产品,即有机会获得积分“红包”,将该“红包”分享至朋友圈或微信群,就可以和好友一起抢“红包”,而好友抢到的积分“红包”可直接在电商商城抵扣相应金额。运用这种低投入、高回报的互联网营销,通过微信、QQ等开放平台,维系老客户开拓新客户,推广了农商银行的移动支付。
另一方面,可以创新运用“粉丝营销”。农商银行应在对目标客户深入洞察的基础上,建立以客户需求为内核、以新媒体为主要客户沟通渠道、以娱乐化和偶像化为主要内容的粉丝营销生态系统。坚持本土化、差异化的定位,通过送礼品、转发有奖、关注有礼等活动寻找种子用户,通过线下推广配合等方式实现聚集粉丝的目标。粉丝聚集之后,营销信息的传播通过众多“粉丝”可形成多对多的几何级增长式传播,不仅实现了营销信息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而且提高了营销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最终达到营销的目的。
充分发挥好渠道优势,努力实现线上线下完美对接。针对社区,农商银行要着重于实现社区化的服务应用。将周边餐饮类商户、便民生活类商户、服务类商户、娱乐消费商户等众多商户整合在统一服务营销平台—社区银行服务平台。用户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在进行日常的吃喝玩乐、商户优惠、快捷交易、物业管家等服务需求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社区银行服务平台带来的便捷。农商银行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数据分析来实现用户定制化服务,满足每一层级用户不同的个性化生活服务诉求,从而真正实现社区化的服务应用,最终增强客户的黏性,达到开放、合作、共赢的局面。
在农区,农村消费分散性是制约农村电商的主要障碍,对电商企业在农村市场构建营销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成本,另外农区由于电脑普及率不高、线上支付应用率也较低。农商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农金通”布放的优势,充分发挥农金员作用,尝试以农村电商服务站方式,由农金员指导农区客户使用商城,以点带面,在农区全面推进商城服务。同时,加强与物流公司的合作,将便民服务站作为物流配送点,并发挥“展示柜”和“储物柜”的功能,从而形成覆盖全省的乡村级电商服务网络,养成培训农民的网络消费习惯。在平台应用中,客户下单,商家通知物流配送商配送,商品到达县级物流配送点取货,工作人员通知客户到助农取款服务点等地点取货,客户成功拿到所购商品,可以有效解决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加大研发移动支付,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大技术研发和构建支付场景是农商银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农商银行可以探索通过研发手机APP项目,将移动支付功能嵌入基于本地服务的APP项目中。一是通过搭建移动支付环境,实现居民在购物、买菜、餐饮等场景下的面对面支付等应用,直接使用银行卡进行支付结算。二是实现本行及跨行移动支付功能,通过采用不同渠道实现本行卡及他行卡的支付支持,可同时为客户提供多种支付渠道选择。三是在通过密码实现移动支付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研究,借助传感器、摄像头等硬件设备,探索通过指纹、面部识别、虹膜等技术实现移动支付,保证客户资金安全,引领农商银行移动支付持续发展。四是客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或使用近场通信移动设备,如NFC手机等在ATM 取现,将ATM机无缝接入到移动支付生态圈。五是推动手机银行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开发专属产品,打造应用场景,增加获客功能,提高便捷性,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形成特色优势。
在移动支付领域中,未来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科技创新和对消费场景的把握,以及如何利用消费场景将支付、营销和金融融入其中,并将交易更安全、快速、高效地完成。农商银行应该强化二维码等移动支付的安全技术研发,并寻求更多的支付场景,把握用户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心理,在银行的全消费周期寻求切入场景,并做好优化工作,增加用户体验以及用户黏性,打造自身在支付环节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