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9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多措并举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山东省武城县社为农民解决种地问题
□ 马俊凯 刘淑芳

    近两年来,山东省武城县供销合作社为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形势和农民生产实际需要,联合武城县为民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为农服务新主体,建设综合为农服务中心,做好为农服务工作,让周边农民享受到优质、高效、细致的服务,提高了农业规模化服务水平,同时为农服务中心通过自身运营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审时度势  打造载体

    武城县当地土层深厚,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产品。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民一家一户从事耕种,地块零散,不利于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低。为推动农业由高产低效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13年3月,武城县第七油棉厂负责人李为民带领12户农民出资39万元,在武城镇东小屯村组建了武城县为民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占股35%,当年流转土地1700亩,期限10年。为解决粮食晾晒和储存问题,合作社于2014年开始建设占地20亩的为农服务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合作社建起了1500平方米的粮食收储仓库、500平方米的粮食烘干厂房、1200平方米的农机具仓库、5000平方米晾晒场及100余平方米的农民培训室等,具备粮食烘干仓储、农机维修存放、农业技术推广、新型农民培训、智能配肥、农资供应存储六大功能区。

    多措并举  聚力服务

    当好“保姆”,开展土地托管服务。为农服务中心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开展大田作物耕、种、管、收、加、销“保姆式”全托管服务或“菜单式”半托管服务,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实践了一条“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的路子,有效破解了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打工”的难题。利用流转的1700亩土地,与县种子公司达成协议,由种子公司提供小麦种子,为农服务中心进行小麦良种繁育,亩产达1200斤,小麦收割后按当初协议,由种子公司以高于市场0.1元/斤的价格全部回收。

    当好“服务员”,为农民提供粮食晾晒、烘干、储存服务。为农服务中心建有5000平方米水泥硬化晾晒场、1500平方米的粮食仓库,并投资100余万元从安徽合肥购置了三台 “三伍”牌低温粮食烘干机。从2015年8月底开始,从天津、河北收购玉米棒子,进行脱粒、烘干,由于品相好、霉变少、破损率低,以高于市场价销往青岛、烟台、临沂等地饲料加工厂,扣除人工、燃煤等费用。同时,为周边农民提供晾晒、烘干、储存服务,解决了周边农民正常天气情况下的粮食晾晒问题及收获季节遇阴雨天气的粮食烘干问题,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聘请专家,搞好农民技术培训。为农服务中心利用自有的培训室,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搞好测土配方施肥、良种繁育、农机技术与推广、农机操作与维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为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及管理水平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

    规模运作  联合共赢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农服务中心通过土地流转,既可以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行标准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种植产出效益,又可以实现土地集中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大大减少用工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将更多的劳动力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

    带动了规模效应。为农服务中心通过规模化、系列化服务,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周边农民真实地感受到依托为农服务中心省心省力,也给他们带来了实惠,纷纷表示要将土地交给为农服务中心托管。

    实现了与农民的深度联合。为农服务中心主要采取土地托管模式,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为农服务中心的发展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同时,坚持服务与经营相结合,技术与物资相结合的经营理念,密切了与农民的联系,实现了供销合作社与农民的深度联合,真正具有“合作”的色彩,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

    立足实际  放眼未来

    整合成立农机作业队,扩大服务范围。为农服务中心将再购置部分先进大型农机,并整合部分社会农机,组织专业服务队,以优惠价格开展机耕、机播、机收等环节服务。搞好测土配方施肥,降低种植成本。为农服务中心着眼提高土地产出,降低劳动强度,增上了智能配肥机,建起了配肥站,给周边农民提供配方肥,指导社员科学合理施肥,提高肥效,既保证质量。调整运行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农民参与、农民出资、农民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以产权联结实现服务规模化与农民组织化的统一。按市场化运作,结合实际,调整运行机制,做好经营文章,通过规模化、系列化服务,不断提高经营收入和赢利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打造成为向农村居民、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新型为农服务载体和平台。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