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西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是我国著名的“板栗之乡”和“栗蘑之乡”。迁西县板栗栽培面积70多万亩、4000万株,板栗等阔叶树木年可用枝剪量达8亿多公斤,这些都是是生产栗蘑菌包的最佳主原料。近年来,迁西县依托传统板栗产业,大力培育栗蘑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为了进一步挖掘迁西栗蘑的深层价值,8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食用菌协会和河北省迁西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年迁西栗蘑(灰树花)食药用价值推介会”在迁西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们齐聚迁西,为栗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科研破土
打开栗蘑产业化之路
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茂林介绍,迁西栗蘑是一种食药两用真菌,栗蘑产业确实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资源循环型、生态效益型的朝阳产业。
“以前迁西野生栗蘑产量极少,价格昂贵,无法形成产业化,因此,实现栗蘑人工栽培是迁西发展栗蘑产业的先决条件。”迁西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贾京磊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初,迁西县就开始了栗蘑人工栽培研究。1985年,迁西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了栗蘑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历经7年的不懈努力,1992年栗蘑仿野生栽培技术获得成功,结束了栗蘑只能野生的历史。
据了解,截至2015年,迁西县已选育出耐高温、生物转化率高的迁西栗蘑Ⅲ号和低温型、适宜反季节栽培的迁西栗蘑Ⅳ号两个品种,并在迁西县广泛推广使用,栗蘑人工栽植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菌棒3500多万棒、年产鲜蘑达到7000余吨,是全国栗蘑栽培大县,这为栗蘑食药用价值研究和栗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盘布局
规划栗蘑产业发展方向
当前,迁西县栗蘑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全力推进迁西栗蘑产业发展,打造“两区、三带、四园、一中心”的产业新格局。迁西县农牧局局长郭广芝介绍,“两区”即林菌间作循环生产种植区、精品栗蘑生产加工区;“三带”即食用菌标准化、有机化生产示范带,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带,菌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带;“四园”即特色栗蘑供给示范园、药用菌生产示范园、现代食用菌加工物流园、食用菌生态休闲观光园;“一中心”即食用菌(栗蘑)科技研发中心。
贾京磊指出,产业化是迁西栗蘑发展的出路,一方面要扩大栽植规模,推进栗蘑栽培标准化、规范化、工厂化、园区化,扩大栽植规模,提高栗蘑质量。同时抓好科技创新,积极抓好新菌种选育、食药用价值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延伸产业链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国内外食用菌加工企业合作,推进休闲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和药用成分等精深加工企业和菌需物资企业的建设,提高栗蘑产业化水平和产业效益。并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和物流、销售企业,抓好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此外,创新发展理念,抓好栗蘑文化创意,积极推进栗蘑休闲旅游、健康养生小镇发展,打造栗蘑产业综合发展的产业之路。
中国食用菌协会秘书长何海龙认为,迁西栗蘑的前景非常广阔。一是栗蘑栽植产业有基础,迁西县作为栗蘑生产大县,栗蘑新菌种的研究成果在迁西广泛推广;二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栗蘑作为食药同源的真菌,在防病、治病上效果明显,国家在栗蘑种植、产品加工和科研上都给予了很大支持;三是广泛被人民群众接受,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更加注重保健和养生,栗蘑作为绿色保健食品、药品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创建联盟
提升栗蘑产业内生动力
在推介会现场,由迁西县农牧局、迁西县食用菌协会、迁西县尚菌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迁西县众德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倡议,筹建灰树花(迁西栗蘑)食药产品研究开发联盟。联盟将以栗蘑生产企业及合作社、深加工企业、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以及食品研发等为组成单位,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联盟的主要任务:一是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做好栗蘑及相关产品推广销售服务;二是积极推进科学研发,做好栗蘑新菌种选育,推进栗蘑创新菜品、休闲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研发,打造高端产品品牌。三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为栗蘑菌种生产企业、栗蘑栽植户和企业、栗蘑深加工企业、保健品、药品生产企业做好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四是做好产品质量研究,研究制定栗蘑生产和深加工产品质量标准,造成规范的行业标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
郭广芝介绍,通过联盟的组建和运作,攻关一批栗蘑产业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难题,促进栗蘑生产加工企业、研究机构、医疗机构之间在技术、人才等重要创新要素方面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流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栗蘑产业高端品牌,提升产品价值,增加发展动力,助推栗蘑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迁西县紧紧围绕“产业崛起,绿色发展”这条主线,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将栗蘑作为继迁西板栗之后的又一特色产业,把栗蘑发展成与迁西板栗齐名、享誉中外的新产品,使之成为造福于民、富裕一方的特色支柱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