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有企业还存在体制机制不顺、经营管理粗放、转型发展缓慢、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供销合字〔2015〕54号)要求,社有企业改革“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以增强发展活力和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为中心,全面深化社有企业改革,推动社有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资源整合、业务拓展、产业升级和品牌培育,在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参与政府宏观调控、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出:“到2020年,在社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扎实成效,建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具有合作经济组织特点的社有企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经营服务模式。……相关企业间建立起紧密而务实的产权、资本、业务联结,在重要涉农领域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行业控制力、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作用充分发挥。”
社有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特别是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难如何解决?是继续维持现状?还是借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东风顺势而为、积极作为,事关综合改革的大局和行业经营的兴衰,必须以推进市场化改革为动力,打破各自利益局限和各自为战带来的经营弊端,加快形成规模化、综合性、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和经营格局,化解市场分割、资源分散带来的被动局面。
除按照总社《关于深化社有企业改革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鼓励有实力的社有企业实施跨层级、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联合合作,推进社有企业横向联合和纵向整合,加强各层级社有企业间的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以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社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等重要举措外,对同类经营项目进行整合重组显得势在必行。
一、充分认清资源整合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们的社有企业在项目开发和资金投入上,还存在各自为战、分散经营、重复建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同一经营项目企业间各自为战。涉足相同经营业务的公司本应借助龙头企业的良好平台,加强合作,顺势而为,借势发力,从而更好地发挥系统行业优势和产业优势,但事实上却存在着交叉和重复建设的现象,有的还存在争市场、抢业务的可能。虽然眼前看各自发展态势和经济效益可能向好,但从长远讲不利于系统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充分发挥。二是传统产业市场化改革举步维艰。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调研时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即“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对于推进社有企业改革完全可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理解为有利于社有企业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社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社有企业资本功能。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当前社有企业在推进改革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总资产报酬率、资产利用率不高,不能实现真正的保值增值,有些企业还沿袭传统的组织架构,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体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虽已取得系统共识,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发展目标还有不小差距,随时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与挑战。
一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当企业资源用尽时,企业发展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就会停止发展,走向倒退甚至于破产倒闭。而整合资源则成为企业走出困境,走向顺境的必然之路。资源整合是企业的战略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就是通过组织和协调,把企业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把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客户服务系统,取得1+1大于2的效果。资源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整体的最优。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突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寻求和获取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其核心是精准化分工与联合协作。整合即是相互利用,即通过资源整合,创造共同利益,善用彼此资源。
二、准确把握资源整合的总体目标
作为统筹资源整合的主管部门(理事会或理事会指定的推进综合改革领导机构),整合过程中要从目标、理念、资源、能力、机会和环境六个方向去进行思考。要着力把握好三个要点:一是整合前的企业对整合后的企业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二是整合后的企业有哪些资源对未整合的企业可以利用;三是要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确实需要整合的关键资源上来保证资源整合的顺畅。这其中不仅要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还需要对相关联的外部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内部整合包括发展规划整合、发展战略整合、人力资源整合、技术资源整合、营销策划整合、企业文化整合、赢利系统整合等。而外部资源整合包括外部社会资源整合、自然资源整合、人脉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金融资源整合、政府资源整合、行业资源整合等。
三、科学有序推进资源整合
要做好社有企业的资源整合,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推动。一是要搞好清产核资工作。由理事会牵头,由推进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彻底摸清社有资产经营现状和资产底数,对资产存量及运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把具有一定发展前景可在行业经营中发挥龙头引路作用的企业、已经失去经营优势但经过整合和转变经营方式仍能继续存活的企业、无望恢复生机只能靠政府支持才能维持生存的企业作为清产核资的重点,从而为下步整合重组奠定基础。二是制定整合重组方案。对同类产业经营项目分门别类进行归类汇总,区分不同产业,按照有利于社有企业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社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社有企业资本功能的标准,分别制定整合重组方案。方案的制定要通盘考虑,周密布局,既要体现“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又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产业和经营领域;既要确保社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要兼顾合并重组中企业裁撤职工的切身利益;既要严谨细致符合“三重一大”审批备案和资产处置程序,又要以社有企业长远发展为目标坚定优化产业结构,保留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关停一批生存无望的“僵尸企业”的信心和决心。三是积极稳妥着力推进。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采取合并、划转、并购等多种方式,整合成立企业集团。以主营产业为基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突出产业主导,发挥独特优势,集中把整合后的龙头产业做实做强。通过优化经营结构和资产结构,提升规模经营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推进过程中要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既要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综合改革的规定要求,又要避免出现因操之过急而带来的不良连锁反应。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