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西县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是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该县山场广阔,资源丰富,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优势,提出了全年抓好“治山、强园、扩城、福民”为主的四大主体工程。迁西县供销合作社立即行动,充分发挥六七十年代开展“小秋收”工作的丰富经验,主动参与到“治山”工程中来。
在“治山”工作中,迁西县供销合作社打头阵、当先锋,把“治山”工作作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切入点,帮农民致富的一个战略项目。为此,迁西县社成立了“治山”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专门办公室,绘制了“治山”工程工作图和“四个干”机制,将“治山”工程作为全年中心工作常抓不懈。
迁西县社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围绕农民急需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有机板栗生产、科学养鱼、花卉栽培等内容,专门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各类实用性技术培训班。今年以来,到新集富源村、上营乡瓦房庄村、喜峰口等地举办板栗修剪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农民6500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素质,为“治山”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围绕该县特色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25家,同时,由供销合作社直接领办,联合区域内农民合作社自愿参加的形式,成立了县级供销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10家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解决了单一合作社发展规模小、经营实力弱、市场竞争力有限等问题,形成了迁西特色服务组织。通过组织专业合作社开展讲诚信、创品牌活动,组织注册商标品牌49个,其中国家级驰名商标4个,省级著名商标7个。发展树下经济,延伸农民的“致富链”,促进农民增收。发挥兴合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凤丹油用牡丹专业合作社作用,组织成员种植药材6000亩,牡丹花10000亩,食用菌栽培1000亩,可增加农民收入6000万元。
为了使野生资源变“废”为宝,迁西县社依托喜峰口板栗专业社,开展板栗深加工项目,研发一系列安全、适口、保健的多元化板栗终端食品。如:食小包装板栗仁、冷冻保鲜板栗仁、罐头、栗粉、栗糕、板栗月饼、板栗保健酒等多种产品;兴合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利用栗乡中药饮品有限公司开发研制中药饮片与保健产品;东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栗蘑干品加工,使农民实现加工增值。同时,成立迁西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和9家乡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站,为农村资产资本化、农村资源市场化、农民增收多元化提供优质服务和制度保障,使农村山场、耕地、土地、房产可流转可置换。
此外,迁西县社利用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八方联采”服务平台,大力推销迁西板栗、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步服务,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把农副产品销售出去;开展“农超对接”,积极组织各专业社参加唐山、廊坊、海南等地农交会和大中超市对接活动,开拓市场,扩大影响,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进城。发挥各专业合作社作用,大力销售农副土特产品,计划全年通过线上线下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5亿多元。
(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