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8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村社经济成农商行最大组织资源

□ 秦丽萍

    如果你是一个外地人,出差到了广州的CBD珠江新城,你绝对难以想象,20年前这里还是一大片菜地。而紧邻珠江新城的猎德村,曾经是广州天河最穷的城中村,借珠江新城兴建的东风,2007年拆迁兴建37栋复建房,一举晋身CBD地段新贵,前几年被外界戏称为“广州第一牛村”,这里有不少坐拥十几套房、年入百万的村民,村内马路边常常停着不少豪车。

    这些拆迁拆出来的“大户”,曾经是忠实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一度脏乱拥挤的城中村让高大上的城商行在这里几乎绝迹。而现在,这些特别富裕的农村和村民,被大中小银行一哄而上地争抢,让一些农商行倍感竞争压力。

    不过,透过局部看全貌,在珠三角,手握大把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资源的农商行,日子过的远比城商行优越。

    扎根竞争小的农村

    近日,记者对比了珠三角银行业的经营数据发现,挂着“农”字头的农商行,无论是规模还是净利润,多比挂着“城”字头的城商行要阔绰。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除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这三家总部设在广东的全国性银行之外,广州农商行已经位列广东省内区域性银行的头位。2015年末,其资产规模为5828亿元,实现净利润50亿元,与同在一个地区竞争的“老司机”广州银行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广州银行2015年末资产规模为4152亿元,实现净利润31.6亿元。

    同样的现象出现在东莞。2015年末,东莞农商行资产规模为2996亿元,实现净利润38亿元;东莞银行资产规模1920亿元,实现净利润18.7亿元。而地处佛山的顺德农商行,其资产规模和净利润也高出东莞银行一截,2015年末资产规模2246亿元,实现净利润29.4亿元。

    为何会出现这种与传统刻板形象相反的局面?

    近日,上述某城商行一级支行行长对记者感慨:“在市中心和城乡结合部,村民比市民有钱,村社经济体也很有钱,这是‘城’干不过‘农’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些村社经济多靠物业出租和土地出租为生,还会引进一些工业园区,依靠土地增值积累了大量资本,且资金的流动性并不强。农商行在这一块的市场非常强劲,这块存贷款业务几乎没有竞争者。”

    记者获得的一份广州天河区某村社2014年的财务报告显示,物业出租是该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1—8月出租应收金额高达1亿多元,土地出租应收金额680万元。这还不算未入账的17块集体土地、23座房屋建筑和5000亩林地。

    广州农商行2015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10月,该行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村社走访,总行走访了200个村社,经营机构走访了1295个村社,创新设计农村金融服务3.0方案、村社普惠金融工作方案。2015年末,涉农贷款余额260亿元,同比增长25%。

    储蓄存款综合经营成本低

    这种长期与村民和村社保持住的黏性,给农商行带来了大量储蓄存款。而目前,银行业发展的基石仍然是存款。

    “银行的业务结构是根据客户结构来设计的。农商行的储蓄存款非常高,而城商行的核心存款主要是对公存款。这两年,广州农商行的储蓄存款大约占比50%,而广州银行的对公存款却在70%左右。”上述城商行支行行长表示。

    记者梳理了相关银行2015年年报,以顺德农商行为例,存款方面,2015年末储蓄存款占比67%,2013—2015年一直维持在65%—69%之间。“本行吸收存款中储蓄存款占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本行网点分布广泛,在当地市场份额较高。”该行在年报中表述,截至2015年底,该行人民币存贷款同业比例分别为46.26%和39%,继续稳居顺德地区同业首位,其中存款市场占比创下该行历史新高。

    东莞农商行2015年年报也显示,截至去年末,其各项存款余额1792亿元,东莞市场占有率20%,存款市场占有率自1996年以来连续20年居东莞市银行业首位。

    另有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储蓄存款的综合成本相对低,且存款相对稳定。而对公存款的客户维护成本很高,因为对公客户的需求往往要复杂很多。例如,一个1亿元存款的对公大客户,其金融业务需求一般涵盖贷款、理财、国际业务、资金归集、现金管理等方面,每一种业务都需要相应的系统建设。需求越多,对系统建设的要求越高。银行的对公业务,有很多成本花在系统建设上。

    而零售客户的金融需求相对简单,集中在存取款和理财业务上。“公司客户和零售客户的存款利率是一样的,但综合下来,运营成本有很大差别。”农商行强劲的吸存能力,与其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广泛的网点布局是分不开的。

    “农商行由农村信用社逐渐改制而来,一般都有五六十多年的历史,长期扎根在农村,靠网点取胜。现在大中型银行和小城商行的市场都集中在城市,竞争异常激烈和饱和,但农村这块市场的竞争却小很多,农商行长期服务农村,在农村金融服务上没有哪家银行可以超越。”上述城商行支行行长说。

    另一家城商行某分行行长则说,当地政府往往也会给农商行一些业务上特有的支持,“比如,发放给农民的补贴,有些地方只通过农商行系统。一些乡镇的基础建设贷款,也只给农商行。”

    蜕变的农村带来转型需求

    不过,虽然在农村地区竞争优势明显,很多农商行依然选择了向综合化经营方向转型,以保持区域竞争优势。

    以广州农商行为例,目前已经发起成立了24家村镇银行,设立了珠江金融租赁公司;重庆农商行参股设立了重庆汽车金融消费公司,控股设立了渝农商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还控股设立10多家村镇银行;江阴农商行股东大会陆续通过了筹备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及投资子公司的议案。

    “看今天的珠江新城,可以想到,现在的农商行,其业务与城商行有什么大的区别呢?如果还局限于以前农信社的那一套业务,再不转型和创新,发挥综合经营的协同效应,未来迟早会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广州一位农商行高管对记者如此感慨。

    (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