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在易门举行
本报讯 日前,第十二届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在易门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参加了这一盛会。
据了解,易门县森林覆盖率达72.16%,绝大部分林地均有野生菌生长,野生菌种类达200余种,年平均产量5000吨左右,最高日成交量达200吨,最高日成交额达1000多万元。目前,已开发可食用的野生菌70余种,产品出口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以种类多、产量大、品质优、口感好而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野生食用菌之乡”。
据悉,自2005年7月被省商务厅授牌为“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以来,易门县已成功举办了11届交易会,累计实现菌类交易量10556吨,交易额50628万元。吸引参展交易客商及游客250多万人次,以菌交会为平台投资贸易签约218.58亿元,成为集交易会展、经贸洽谈、招商引资、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省际综合商贸平台。
(蒋贵友)
江苏句容建成彩色有机果蔬辣椒种植基地
本报讯 经过江苏农林学院果蔬专家的悉心开发、培育,江苏省首家彩色有机果蔬辣椒种植基地在句容市建成。
据介绍,彩色有机果蔬辣椒挂果期长达半年,口感好,不仅可以用传统方式烹制食用,还可以生吃,其漂亮的外形、亮丽的色彩更为发展观光农业增添了砝码。
(蔡善亚 徐群)
宁夏海原大力发展优质牧草产业
本报讯 今年,宁夏海原县出台多项措施,通过政策带动、资金扶持、技术引导,大力发展优质牧草产业。
上半年,该县新种植紫花苜蓿5万亩,建成5个5000亩以上优质牧草基地;同时,依托国家草原生态保护牧草良种补贴项目、振兴奶牛计划高产优质苜蓿基地项目、退牧还草人工饲草基地项目,以草畜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支持草业公司、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推广,选用适宜品种,推广根瘤菌接种、精量播种等技术,建立稳定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人工种草向机械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目前,全县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60万亩,其中山坡地38.5万亩;正常年景可产苜蓿干草18万吨,年产值达18亿元。
(马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