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下拨 209亿元农机补贴
本报讯 日前,农业部表示,今年以来,全国农机深松整地工作取得良好开局。截至7月5日,全国共投入深松机具8.3万台(套),已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3068万亩,占计划任务的20.5%。 据了解,今年中央财政已下拨首批209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各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继续向深松整地机具倾斜,优先满足农民购置大马力拖拉机、深松机、联合整地机等作业机具的需求。截至目前,今年用于拖拉机和深松机具的补贴资金达到19.2亿元,新增拖拉机12.3万台,深松机3130台(套)。
农业部、财政部决定,对已纳入《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的省份,可在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安排不超过总量15%的资金用于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各地积极落实农机深松作业补助政策,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补助标准。据初步统计,今年已有25个省(区、市)计划安排深松作业补助资金21亿余元,拟补助作业面积7700多万亩。
据了解,我国适宜深松的作业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北方旱作地区,作业时间主要集中在9月—11月。
(伟 明)
北京将建环京津鲜活农产品基地
本报讯 据悉,今后5年,北京市将建设环京津鲜活农产品基地,鼓励本市种植、养殖企业与津冀开展有效对接,建立直接或紧密型的蔬菜和“肉、蛋、奶”外埠生产基地,建立京津冀优质渔产品养殖基地。近期出台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该市将建设环京津鲜活农产品基地,平原地区的乡镇,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中部核心功能区”,积极承接中心城和新城疏解的生产性服务业、医疗、教育等产业项目。
《规划》鼓励全市种植、养殖企业与津冀进行精准对接,推进京津冀农业安全合作,努力推进统一标准化体系和检测结果互认,完善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实现京津冀动物防疫一体化。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北京市将着力提高郊区承载能力,加强与首都核心区和天津、河北等地的对接交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功能疏解中,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促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探索建立京津冀农业协同推进机制,推动三地产业统筹布局、联动发展。
(李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