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事业发展
迎来历史新机遇
2015年,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贯彻《意见》,对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这是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也是农村改革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指导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供销合作社定了性、定了心、定了位、定了向,具有划时代意义,开辟了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新境界。所谓定了性,就是进一步明确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党委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农民合作经济、供销合作经济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水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离不开供销合作社。所谓定了心,就是鲜明指出,重视供销社就是重视农业,扶持供销社就是扶持农民。这样的话,过去只用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上,现在用在了供销合作社上。这给我们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了自豪感和自信心,吃上了“定心丸”。供销合作事业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所谓定了位,就是更加突出地强调要将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中国特色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要加快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综合性服务组织和综合性合作组织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基本定位。“综合性”是最鲜明的特征。所谓定了向,就是确定了供销合作社为农、务农、姓农的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明确将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推进基层社改造和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作为改革的重点。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政策环境和外部条件。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动员部署和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门研究具体措施。省委罗志军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抓住机遇、坚持方向、拓展领域、强化合作、提升实力,使供销合作社在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中发挥更大作用,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作出应有贡献。时任省长李学勇要求,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石泰峰省长到省政府工作后,非常关心供销合作社工作,亲自批准研究制定新形势下省社机关的“三定方案”,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扎实有效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主持召开电视电话会,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供销合作社改革进行动员部署,并到基层调研指导供销合作社工作。各市县党委、政府也作了相应的研究、部署和安排。这些都给全系统极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策。
这一年多来,江苏省社把研究起草全省实施《意见》,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决策部署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会同各地统筹推进了相关各项工作。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推动形成重视支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浓厚氛围。江苏省社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率先与省委组织部共同举办了由各市分管领导参加的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专题研究班。邀请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讲解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传递了中央的声音,阐释了中央精神,有力推动了各地把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放上突出位置。在组织好全国总社领导来我省宣讲《决定》精神的同时,由省社领导分别带队,赴各市开展宣讲,重点阐释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什么要改、改什么、如何改等重大问题,旨在使这些改革“操盘手”开阔思路和眼界,能够明方向、懂政策、有办法、抓落实。省委、省政府《意见》下发后,省社还主动与中央和省主要新闻媒体对接,介绍文件出台背景和主要精神,推动他们重视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宣传
全面展开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布局。2014年省政府确定13个县级社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省社成立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组成员挂钩联系制度和3个专项工作指导小组。去年,省社对13个试点县工作进行了一次中期评估。今年1月,在东台召开现场推进会,认真总结各地试点经验,提出试点县(市)要力争在试点结束时,能够拿出让人看得见的改革成效,拿出可复制、可推广、富有特色的成功经验。在抓好试点的同时,面上改革开始启动。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意见》,提出了建成多层次合作经济组织体系、高水平的为农服务体系、规范协调的管理指导体系,到2020年农村综合服务社、乡镇基层社两个“全覆盖”的改革目标和主要任务。以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以及全国总社复函为标志,江苏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布局全面展开。
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有了新突破。认真总结推广基层社改造的多种模式和合作社发展的多种经验,致力于推进农业规模化服务、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和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去年,我们召开全省供销合作社企业工作会议,要求全系统社有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增强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去年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迈出重大步伐的一年。在省政府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江苏省农产品电商平台“地平线”上线试运行,兴化、高淳等供销合作社建设的电商平台被全国总社评为“电子商务示范县”。全系统网上交易额52亿元 ,比上年增长1.95倍。各地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边调研、边贯彻、边推进,抓得非常紧,做法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南京市创新城乡服务模式,发展服务外包、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城乡社区服务,去年实现销售额1043亿元,利润2.33亿元。盐城市社认真总结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推广“时堰模式”,大力推进村社合作共建,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其做法和成效在全国总社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介绍。无锡市社积极推进农副产品市场和农资物联网建设,参与“植物工厂”和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植物工厂”被称为“苏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徐州市社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和电子商务为重点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常州市社积极探索县乡两级合作经济联合会建设、苏州市社大力推进农药零差率集中配送以及测土配方专用肥统一配送、南通市社大力发展社有企业新型业态、连云港市社加快推进农田托管服务、淮安市社推进现代农业全程服务体系建设和清理规范涉社企业、扬州市社重建振兴基层社并强化社村共建、镇江市社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江苏)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泰州市社牵头并快速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并建成一批镇村电商服务站、宿迁市社全力以赴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省社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中央和江苏省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整改,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绩效。全力配合做好省委专项巡视工作。全面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并着力向基层党组织延伸,与机关、直属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落实党组织书记的责任任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落实“两个责任”,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核实反映党员干部作风、经济问题信访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约谈、函询,防微杜渐。省社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部署要求,充分认识到人人都是外界认识供销合作社的窗口,人人都是“形象大使”,“工作发条要紧起来,各项业绩要优起来,大脑机器要动起来,工作生态要好起来”,进一步形成为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增光添彩、合力奋斗的浓厚氛围。
全省供销合作社事业
呈现新特点和新气象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不平凡的五年。全系统销售总额五年连跨五个千亿台阶,2015年达9291亿元,年均增长24.8%。实现利润46.5亿元,年均增长19.7%。资产总额2006.5亿元,年均增长17%。所有者权益344.7亿元,年均增长17%。累计上交国家税费153亿元。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连续5年获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
“十二五”时期,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呈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气象。第一,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生力量。最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为代表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系统建立完善农资供应网络,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大力推进物技结合,积极开展大田托管、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单项、多项乃至全程服务,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农业新型服务主体。第二,在互联网经济“异军突起”的背景下,打造“网上供销社”初见成效。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服务方式和业态。目前全系统有179家企业开展网上直销业务。众多县级供销合作社搭建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推进了乡村服务站点建设。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和产销对接,着力发展连锁经营,基本构建起了以大型连锁骨干企业为龙头、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为支撑、乡村超市为终端的流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态势。第三,在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农民幸福家园的背景下,为农服务社建设和提档升级取得很大进展。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和经济薄弱村新“八有”建设,要求行政村有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中心。供销合作社系统突出农资超市、日用品超市和庄稼医院“两超一院”建设,提高为农服务社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这5年全系统共新建3252个为农服务社,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出了积极贡献。第四,在供销合作社按照“改造自我、服务、‘三农’”要求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基层社建设和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迈出了重要步伐。多种形式推进基层社恢复重建,消除了一批“空白社”。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832个,联合社347个、农民合作经济联合会432个,秸秆利用、劳务、植保、文化、消费等一批特色专业合作社兴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社有企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园区经济,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形成了不少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多年来,江苏供销合作社系统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以经济总量占全国20%以上,百强县级社占全国25%,基层社标杆社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确立了在全国系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作者系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