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6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人博文


    卖茶里的传承

    @饮闲堂朵儿:

    也许会有人说,手工制茶,不过是茶叶营销的噱头;但,父辈的经历和对传统工艺的守望告诉我们,它是对品质的坚持,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回归。

    @老茶喝韵味新茶喝鲜爽

    在网上看到有茶友评价:普洱茶是老子做茶孙子卖茶。这只是普洱茶的一个特性。站在企业传承的角度,这是每个人的愿景。所有认真有态度的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东西得以传承下去。不过是否能传承下去,消费者才是裁判。

    茶,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安子C峰:

    有人问我,除了做茶叶……你还会干什么?我的天哪!好尴尬呀……你以为是个人就能做茶叶吗?做茶叶的,要具备以下条件:会泡茶、会品茶、会茶理、会讲茶、会微信、会唠嗑、会算账、会察言观色、会陪茶、还要会伺候人,只要在这个行业混几年的估计不成精也已经看破红尘了。你以为做茶叶容易?做茶叶,我们是认真的。

    @茶人杨晓鑫:

    茶,不是暴利行业。一杯喝到口里的茶,经历了九难:一是制造,二是识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是炙烤,七是捣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饮。其中第一点就集时间、人力、物力等一系列复杂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存在暴利的是弄虚作假的不良商家,这个在每个行业都有。特别是一线的大部分茶农都是很辛劳的,收入有限,生活很艰辛。

    @茶仙僧:

    说到要复兴中国茶道,很疑惑的觉得自古好像没有形成过茶道,没有的怎么去复兴呢?但我们喝茶的形式、内容、习俗、传统、文化一样都不缺而且丰富。即使没有茶道,茶行业也在发展。美国的星巴克这么旺,欧洲也没说要复兴咖啡道,因为强大所以淡定。别一看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东西,哪怕扔掉手里的也一定要抢过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