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业务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受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互联网企业金融迅速崛起等因素影响,加之辖区内整体经济下滑、金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等现状,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商银行如何更加有效地对负债进行经营、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那么,农金机构应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守住风险底线,完善负债管理?
健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推进服务水平持续升级,提升负债管理内涵。一是应按照管理有标准、操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风险有监测、事后有考核的要求,健全内控制度建设,防范各类风险发生。二是应以客户管理为中心,以业务发展为导向,积极稳妥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尽快建成综合、集成的信息支撑平台,为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应大力加强员工的业务素质培训和思想素质教育,在提升员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增强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思维,扩张负债管理外延。一是把负债创新与资产创新相互结合,制定全面的创新计划,努力将负债产品打造成为银行综合化服务方案的重要一环。二是应把握新技术、新模式、新环境带来的创新机遇,顺应客户端需求的改变,提高客户服务能力和产品创新层次。三是应深挖主动负债工具的创新空间,形成一个可以覆盖存款产品与非存款产品、主动负债与被动负债、不同类型客户的负债产品体系,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收集非结构化信息,有针对性地推广新产品。
找准流动性管理的着力点,提升负债来源的多样性,守住负债管理底线。一是应强化对现金流管理、负债与融资管理、附属机构并表管理等重要环节的要求,建立涵盖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情况、负债分散化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等多维度的风险监测框架。二是应完善日常管理,做好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及时提示、预警和化解风险隐患,制定出各种情景下的应急预案,把流动性风险降至最低。三是农村金融机构应逐步增加资本金,提升自身实力,获得更多的业务资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推动资产负债业务均衡发展。突出强调存款立行,强调资产负债协调均衡发展。一方面,提早布置,抓住储蓄发展旺季,力争实现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加大对公存款发展,力争实现全年对公存款新突破。另一方面,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稳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合理选择筹资方式, 谨慎进行筹资安排。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财务风险、信息传递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银行应选择以下筹资顺序来控制财务风险,使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首先, 银行筹资方式应选择内部积累,这种方式筹资难度小、风险小、保密性好,它能为企业保留更多的借款能力。其次,如果银行从外部筹资,还可通过发行债券、同业存单等方式进行融资。再次,向央行借款,把还本付息的财务压力降到最低限度。
提高利率定价能力。加强宏观经济分析,定期监测同业市场利率,提高市场利率走势研判能力,加快利率定价体系建设,及时针对市场变化,制定下发资产、负债业务的指导利率和利率上、下限,灵活运用贷款利率的“差异化”,加大利率优惠后评估,进行跟踪评价,提升综合收益,提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