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6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农金:从改革先锋到普惠先锋
□ 本报记者 刘小萃 通讯员 江 锋

 

    5月26日,第48场银行业新闻例行发布会在京召开。安徽银监局副局长袁成刚以“补皖北金融服务短板 助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题,介绍了安徽银监局借鉴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经验,着力推动皖北及大别山革命老区协调发展等情况。会上,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莫元法针对“安徽农金”实施精准扶贫的经验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让“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这是安徽农金“精准滴灌”金融扶贫思路的准确表达。

    截至2016年3月末,金寨县各项贷款余额107.5亿元,较改革前增加65.69亿元,增幅63.6%;存量存贷比52.3%,较改革前提高了7.1个百分点;行政村银行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100%,较改革前提高64.2个百分点,做到了农民贷款申请不出户、存取现金不出村、汇款业务不出乡镇。

    一套清晰有力的精准扶贫措施

    安徽省银监局通过完善机构、回流资金、人力资源、创新产品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皖北及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构建多层次银行体系,补“机构不全”之短。推动皖北地区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银行业组织体系。

    集聚金融资源,堵“资金外流”之缺。引导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落实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的信贷政策。

    优化人力资源,解“能力不足”之憾。加大高管人员派任、上挂及横向交流力度,提升皖北地区银行高管服务能力。

    加大金融创新,破“产品匮乏”之难。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企业、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着力打破“肠梗阻”。

    一支能打硬仗的金融扶贫力量

    “首先,金融扶贫对象要‘实’,各地农商银行要积极与地方扶贫办对接,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其次,金融扶贫措施要‘实’,要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全面启动‘金融扶贫贷’等信贷产品,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增加‘造血’功能。再其次,金融扶贫的成效要‘实’,各级农商银行组织保障要到位,要有专职负责、专人管理,建立联系县、乡、村的联动机制。”安徽省联社理事长陈鹏1月29日在安徽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上如是说。

    推动网点沉基层,努力实现村级金融服务全覆盖。截至2016年3月末,皖北及大别山革命老区42家农村商业银行共建有自助银行316个、助农取款点4076个、金融服务室498个、ATM机2764个、POS机47584个。以金寨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涉农银行机构通过“拎包银行”,将金融服务延伸到网点触及不到的地方,将农村金融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最后一步路”。一年多来,共累计组织“拎包银行”服务282场,办理各项业务27.3万笔,交易金额1851.01万元,服务人群24.7万人。目前,皖北及大别山革命老区行政村金融服务覆盖率超过95%,并有望在2017年达到全覆盖。

    盘活农村沉睡资源,提升区域经济主体活力。金寨县是安徽省被全国人大确定的唯一“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宿州市埇桥区、阜阳市颖泉区、定远县、涡阳县、宿松、凤台县等六个皖北及大别山县区是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目前,皖北及大别山区的“两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100多笔,贷款余额突破1亿元。截至2016年3月末,皖北及大别山革命老区涉农贷款比年初增长9.3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41个百分点。其中,皖北及大别山革命老区42家农村商业银行涉农贷款1747.02亿元,比年初增加70.04亿元,比年初增长4.18%,高出其各项贷款增速2个百分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3.88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余额92.74亿元,支持家庭农场贷款余额2.86亿元,支持农业科技企业贷款余额6.36亿元。

    找准金融服务主战场,助推全省精准扶贫上台阶。

    2016年以来,安徽省银监局印发了《关于银行业实施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推动银行业机构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建立了金融扶贫监测统计考核制度。引导银行业机构以扶贫小额信贷为重点推动贫困户脱贫。金寨农商行创新采用“1+1+N”(银行+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脱贫的经营主体给予信贷支持。截至2016年3月末,皖北及大别山革命老区辖内农村商业银行共发放各类扶贫贷款6207户,余额2.01亿元,有效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一次“互联网+”的大胆尝试

    安徽农金社区e银行平台是2014年7月份安徽农金系统正式推出的手机APP平台。在商业领域,“社区e银行”为商户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扩大客源,简便结算,扩大融资渠道。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在农业领域,“社区e银行”为农户搭建了快捷销售平台,城乡周边的中小微农场主、种植户,通过“社区e银行”平台将鲜活农产品销售渠道从农村带到城市,从线下发展到线上,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和“卖难”的问题。

    “简单地说,‘社区e银行’着眼于便民生活消费,创新性地融合了结算、融资、生活等各种服务,是一个金融生活综合服务平台,其中‘名优特惠’板块,定位于城市里的生活用品销售到农村,农村的产品也可以销售到城里,打通农村和城市资金、信息通道。”安徽省联社电子银行部经理王波介绍说,截止到今年4月底,“社区e银行”的注册用户达到69.18万,商户达到4.67万,交易额达到1.35亿元,商品和服务的价值3亿多元,有3.6万种商品和服务。跟电商相比,社区e银行给周边商户提供生活服务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平台,但他们不会收费,资金实时到账,给商家带来较大的销售流量,也可以让利给消费者。从电商角度来讲,比电商更优惠、更方便,而且商品、商户都是周边的,银行可以参与审核把关,信用度比较高,也不会卖假产品。从金融服务的角度来讲,比互联网金融的可信度和可实现的规模、品种更多。

    截止到2016年4月底,安徽农金系统通过手机银行自助申请,一次授信循环使用、自助办理、手机信贷业务累借累还128.81万笔、570.92亿元、贷款余额221.75亿元。2016年计划实现1000亿元贷款。通过手机申请贷款的不良率很低,不到1%,并且完全是信用放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