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要说质量其实是一个综合体,有很多的决定因素,但更多的细节却与质量息息相关,做黑茶是如此。
有种质量叫“卫生”
当您虔诚地端起一杯茶,无论是闲暇时的细细品味还是口渴时的畅饮,如果突然被一种阴影笼罩,您还有心情吗?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卫生=质量。正如此,白沙溪茶厂在这方面从不懈怠。
记得早几年,白沙溪回水弯向小淹方向的一个山凹口,公路改道后,这里成了垃圾堆积场。虽隔茶厂有两三里地,但每到夏天或梅雨季节,蒸发的腐臭和蚊蝇,随风在空中飞舞飘散,茶香萦绕的厂区有点变了味道,空旷的厂房外蚊蝇有点防不胜防。为此,白沙溪多次与政府协调处理,硬是改址移走垃圾,并填平土坑,控制了潜在污染源,赢得方圆净土。难怪,白沙溪的那缕茶香特别的醇厚清新。
每到换季,是细菌虫害繁殖期,白沙溪总要在办公室、厂区外围用铁桶装着从医院配制的中草药薰一到两次——叫杀菌、驱蚊、净化环境。厂区地盘宽,公路沿线、江岸线长,总占地100多亩,卫生必须面面俱到。清晨,清洁工沿着外围公路边线上下几里清扫;厂区、车间内长期专人巡回清理卫生,厂区产生的垃圾定期定点进行焚烧处理。据说白沙溪清洁工就安排8—10人,加上员工班前班后的日常卫生习惯,就花去了不少的功夫和费用。
员工们的卫生习惯也经历了一段矫枉过正的时间。除了培训学习订立严格的处罚制度,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安保部还曾经在车间、入厂门口站岗督查,一个烟头50元,一个槟榔壳50元,一次没穿工作服50元,一回出入车间未换鞋50元,并一直坚持着每月一至两次卫生安全大检查,员工们养成了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
如今,走进白沙溪,尽可“林间听弄鸟,园里摘初英,江边眺美景,亭中煮佳茗”。
有种原料叫“生态”
原料就是一个产品的基因,而真正能使优秀基因得到最佳保护的途径便是自然生态,返璞归真。白沙溪率先为我们作出了样板。
在白沙溪钧泽源茶园基地,梯道上插着一块块黄板,像迎风飘舞的小黄旗。据介绍,这是除虫板,根据害虫趋色性原理,将环保专用胶涂抹于捕虫板上,当害虫撞击捕虫板时,板上的胶将其粘住,不久害虫便会死亡,从而达到除虫的效果。叫不施农药,板到虫除。
用除草剂除草,成本低,见效快,已广为使用。而白沙溪的茶园基地却仍坚持人工除草,一梯一人,按亩包干,既除了草还为茶树松土培兜。春忙季节,还组织员工到基地义务劳动除草施肥。
每年,白沙溪总要发展一批新茶园,除聘请专家指导栽培外,专门从娄底、溆浦及县内农畜场购进禽畜家肥,为茶苗一次性施足底肥,这样生发的茶叶叶片油润厚实有机物成分含量丰富。因而,白沙溪茶园基地被评为“安化县最美生态茶园”、“湖南省优质茶园基地先进单位”。尽最大努力保持大自然的味道,其产品质量自是不必说了。
有种检验叫“较真”
把住产品质量的每一道关,这是必需的。但其最后一道关就是包装,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关键在认真、细致上做文章。白沙溪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看外型,砖面完整,边角分明,有无杂物;闻气味,香气醇正。敲样品,分批抽样;复定量,按照产品质量要求,每款产品单重有严格规定,少于或重于都必须剔出;贴商标打日期,一个产品的包装至少有10道程序。特别产品的重量在生产过程中都有一个气蒸的过程,与化酵等都有关联。但不管怎样,不合格的产品绝对不能出厂。今年春节,员工们每人领到了市场紧缺的新产品——岁岁平安节礼茶。当时这个茶好多经销商想要货因时间紧迫而难以赶制,为什么还有用来发纪念品的呢?原来,这批产品是刚投产上线的新生产线压制,模板在调试过程中出现部分砖重量不达标,不准上市。发给员工时,还专门盖上“非卖品”的专用章。当然如外形有缺陷或有些小杂物,这些早已成为定律,作不合格产品处理。
总之,产品的质量,有的通过产品的直观能看到,而还有很多方面是潜在影响产品质量的,我们每一家企业是否都引起重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