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58同城、赶集网抱团才能取暖?为什么天涯猫扑也不再是人们24小时日不落的帝国?与此同时,国外互联网企业却借助共享经济这种新模式,享受着新一轮的“牛市”! WeWork融资了3.55亿美元,拼车应用Lyft与租凭公司Airbnb,其融资金额分别达到了2.5亿美元与8.26亿美元。
与共享经济在国外刮起的飓风相比,在中国,共享经济似乎还在自嗨的襁褓之中。共享经济,这个词对于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似乎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因为在中国人的思维里,谈钱是很伤面子的事。所以,中国人在面对这些闲置资源的时候,宁愿闲着,也不愿意拿出来共享;即使共享,也不愿意收费。这就是中国人强大的面子逻辑。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用收益解决参与。如果共享不能变成共享经济的话,一定会把共享禁锢起来;没有金钱的介入,共享经济只能是少数人的表演,而非多数人的参与。第二,让互联网解决供需。互联网最大意义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这也是以滴滴顺风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模式大行其道的原因。当把这些汽车的“闲置产能”和出行硬需求整合起来后,达到了共享与经济间的完美闭环。
如何收钱绝对是一个尴尬的问题,所以还需第三方定价。第三方平台解决了中国人羞于谈钱的问题。让提供资源者可以理所应当地收钱,享受资源者则心安理得地享受被共享的资源。
面对资源闲置,只要能充分共享,并拟定相应的规则,完全可以成为提升社会公共效率的灵药,这便是共享经济所带来的杠杆魔力。谈钱真的不伤面子,可若是没能赶上共享经济的大潮,中国人才是真的丢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