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4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舌尖上的童年

□ 安徽利辛农村商业银行 李晓刚

 

    因父母工作的关系,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奶奶家度过的。时光模糊了记忆,很多嬉闹的场景,玩伴的面孔,都在季节的转换中,悄然流逝。只有那舌尖上的味道,烙印在心底的最深处,每每被熟悉的食物香气唤醒,带来从味蕾到全身的悸动,一如那不可追的童年。

    二月二,龙抬头。在万物复苏、春满大地的时节,柳笛袅袅,纸鸢腾空,我和小伙伴们脱去笨重的棉袄,换上轻便的春装,追逐着、嬉闹着,在广袤的天地里尽情撒欢。在奶奶的呼喊声中,我拿着竹筐,拖着三米长的挠钩,来到了村外。奶奶早已等在香椿树下,她接过我手中的工具,对准枝头的香椿芽,轻轻地勾拽着。我在树下,猫着腰,仔细地捡拾着地上的香椿芽,放到旁边的竹筐中。甘冽井水的冲洗下,嫩绿的椿芽带着水气,透着晶莹的碧色。奶奶把洗好的椿芽用刀细细地切成小碎段,分成两份,一份在粗瓷海碗中,撒上盐,滴入香油,用竹筷不断搅拌,椿芽的香味被激发出来,加上香油的中和,弥漫着一股诱人的清香。剩下的椿芽倒入地锅,铺上搅匀的鸡蛋,在油和盐的调和下,只需简单地翻炒,就可出锅,椿芽炒鸡蛋,碧绿中透着金黄,令人食欲大开。摆好碗筷,下地干活的爷爷也回到家中。在爷爷奶奶慈爱的目光里,我不停地下筷,尽情地体会着美食带来的享受。

    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临。适应了乡下生活的我,很快就和村里的同龄人玩到了一起。夏雨阵阵,傍晚时,云收雨歇,空气里飘散着一股泥土的清香。我们三五成群,拿着电筒、铲子和小铁锹,提溜着小桶,到树林里去挖蝉蛹。雨后,在树下,有着一个一个的小洞,那是蝉蛹栖息的地方。弯着腰,在手电的帮助下,我们一寸一寸地寻找着美食。发现孔洞后,用铲子或小铁锹在洞旁轻轻下挖,在不长的时间里,我们每个人手里的小桶迅速地沉甸甸起来。带着丰收的喜悦回到家,奶奶将蝉蛹仔细洗刷干净,在锅内放油、大蒜、葱爆锅后,将蝉蛹放入锅内,加酱油翻炒,等炒至色泽金黄,锅内无水分后,就可出锅。我顾不得烫,用手捏住一个蝉蛹,轻轻一咬,一股焦香顿时充斥口中,这是盛夏的馈赠,也是我永不褪色的记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我记忆中最色彩斑斓的时光。大豆、红薯……,数不清的美食在这个金黄的季节里成熟。在村子里“孩子王”的带领下,我们一众“小皮猴”开始了自己动手制作美食的尝试。就在红薯地旁、大豆地外,我们挖来红薯,掰下豆荚,在地垄旁挖好呈“L”形的火灶,将紫皮的红薯、黄皮的豆荚细细烘烤。在柴枝的不断减少中,焖在火里的豆荚不断发出“劈啪”的爆裂声,烤红薯的甜香渐渐散发出来,随着掌握火候的“灶头儿”一声令下,大家七脚八脚地将火踩灭,用备好的带枝桠的树棍把红薯勾出来,把豆荚扫出来。掰开热气腾腾的红薯,咬上一口,糖心红薯的独特甜味顿时直入心底,而烤豆的清香更是让我们齿颊留香,停不下来。

    冬季是我最爱的季节。临近春节,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美食,我家也不例外。奶奶早早地将“春节三宝”——馓子、绿豆丸子和裹叶子的原料备齐。院子里架上了大油锅,烧得旺旺的炉火,将锅里的豆油煮沸。奶奶把豆面裹上香油制作的馓子放到沸油里一滚,用笊篱捞起,沥干油后,放入簸箕中。我最爱吃的是裹叶子,把加糖的红薯面揉捏摔打后,切成菱形,均匀地撒上芝麻和花生碎,轻轻放到油锅里炸,待表皮被炸得起泡后,捞起,放入旁边的簸箕中,禁不住诱惑的我,捏起一个炸熟的裹叶子,放到口中,一股焦甜味后,芝麻的清香随之充满整个口腔。怎么也停不下来的我,急不可耐地捏起另一片,奶奶慈爱地轻轻打了我一下,“小馋猫”,我笑了,奶奶笑了,爷爷在一旁,也笑了……

    记忆中的童年,有着太多的回忆。我的童年,藏在数不清的美食中,而每道美食背后,都有着亲人朋友的甜蜜印记,我吃的是美食,品的是记忆,而尝的,却是人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