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3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造“法治银行” 谋求稳健发展

□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程国林

 

    核心提示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三驾马车之一,依法治行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银行业的法治水平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程度。银行服务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是特殊的金融企业,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行业风险高。

    当前,伴随经济新常态下的风险积聚、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实施、“互联网+”浪潮的巨大冲击,能否在法治化轨道上改革创新、转型发展,是一个事关银行机构存亡兴衰的重大课题。唯有把握法律准绳,坚守法律底线,实施依法治行,才能保证银行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严格的外部监管中求得生存、赢得发展。

    “法治银行”建设必须着眼全局,立足长远,围绕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操作等环节,找准法治思维、制度体系、人才队伍、技术手段、合规文化等着力点,将法治要求落实到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培养以法律为准绳的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以法律规范为基准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当前,农村信用社业务操作不够规范、岗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相对突出,反映了干部员工的法制意识淡薄、法治思维欠缺。为此,使每一位干部员工树立“风险底线不可碰、合规底线不可越、道德底线不可破”的理念,培养“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尤为重要。将法治作为底线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经营决策、管人管事、提供服务,使每一位干部员工有强烈的“法在心中”“规在手中”的思想,自觉遵守外部法规与内部制度。

    建立遵循法制的制度体系。“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制是法治的基础,依法治行的最初切入点在于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最终落脚点在于形成固化的制度成果,保证依法治行制度化、常态化。通过科学建制,改变“基本条款多、具体条款少,指导性条款多、标准性条款少,制度多、解释少”的制度现状,按照“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四个层次,拟定制度体系建设规划;遵循建制步骤,所有制度行文前都应当严格履行调研、草拟、会审、合规审查、上会审议等基本程序,避免制度之间重复、脱节、冲突,杜绝制度建设各自为政、部门利益化现象。通过动态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主动对已不适应当前业务形势、客户要求、管理需要和外部法规的现行制度,进行修改或废除;对各部门、各条线提出的管理提示、通知、意见、要求以及现行约定俗成的操作标准,及时提炼总结,上升为制度层面;对存在制度空白或盲区的业务和管理领域,进行新建、完善或明确,必要时进行制度解释答疑;突出重点环节,抓紧信贷、网络金融、理财、银证合作、银行资产证券化、外汇业务、信用证等新业务或高风险领域的制度建设,规范重要业务操作,严防重要业务风险。要长效建制,将制度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稳定制度,建设人才队伍,长期、常态地开展制度的调研、草拟、修订、检查、后评价等各项工作,保证制度建设的持续性、稳定性和连贯性。

    打造知法守法执法的员工队伍。“得其人而不得其法,则事必不能行;得其法而不得其人,则法必不能济。人法兼资,而天下之治成。”“法治银行”的落地生根,亟待打造一支知法守法执法的员工队伍。当前,农村信用社较多干部员工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法律风险、合规风险的隐患较多,法律队伍建设明显滞后于业务快速发展形势的需要。一是可适当加大法律专业的员工招聘,开展一线员工普法教育培训,以保障“法治银行”建设的基层员工基础;加大法律事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养,拓宽法律事务工作人员的晋升通道,以充实“法治银行”建设的中层骨干力量;二是可加大法律专家人才的引进,提升高管人员政策法规的宏观决策与统筹能力,以发挥“法治银行”建设的高层引领作用。从专业队伍看,应尽快全面推行成员行社法律顾问聘用制度,筛选一批懂法的专业员工充实到合规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风险监控中心等急需法律专才的部门,实现农村信用社法律事务工作人员专业化、长期化。

    运用支撑“法治银行”建设的技术手段。依法治行的关键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手段。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大大降低“人治”的空间,提升“法治”的效果。应实现法制节点流程化,将外部法规重要条款、内部制度、重要规定和风险点嵌入业务和管理流程当中,按照流程银行模式重新构造流程,减少和杜绝人为主观操作的弹性空间,使法规与制度的关键要求不折不扣刚性执行。应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新技术,打造高效安全的“智慧银行”、科学严谨的“流程银行”;对业务凭证或交易进行碎片、业务池、随机分配、自动比对、OCR识别等处理,将业务处理由“串联式”向“并联式”转变,由“人工式”向“自动式”转变,降低违规和差错的机率,大幅缩小操作风险。应实现法治监督立体化,强化风险合规、审计、纪检监察、人力资源、风险监控中心等监督机构履职,加快开发相应监督系统建设,管好员工业务和管理行为;不断完善重要制度与事项的合规审查、业务系统的前后台审核授权等工作机制,把好风险事前事中防线;加快优化和开发银企对账、反洗钱、异常交易监测、事后监督、电子档案等系统,用好风险事后防线;积极应用最新技术成果,做到资源共用、数据共享,推行“专家做、集中做、系统做”的风险监控工作新模式,多方位、多维度依法治行。

    形成以法治为核心的合规文化。合规文化是先进银行的基石,而合规文化的核心是“法治”。农村信用社应致力于法治思维的培养、法治方式的运用、法治内涵的确立,打造以法治为核心的合规文化。可以通过开展法规与制度知识竞赛、合规演讲、法制宣传等实践活动,积极营造全员积极学法、自觉守法、主动用法的良好文化氛围;还可以尝试推行法规与制度,规定“员工每年必考、干部每提必考”的做法,将考试结果纳入员工岗位资质、干部提拔重用的测评范围,推动落实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机制。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