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活水,金融领域改革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切。如何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去杠杆避免资金空转、推动监管创新等,也成为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讨论的焦点。
金融领域的政协委员提出了哪些犀利观点,对改革有怎样的建议,我们为您一一梳理。
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现在的问题是资金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在外游荡以寻求利益,这不是正能量。M2预期增长13%改为12%左右,应努力使资金流动由虚向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银行监事长车迎新:当前银行业利润提升是有困难的。经济下行压力大,银行作为资金供应者,应承担一定的义务。银行不能大挣利润,要把利润让给企业,让企业发展了,银行再挣利润。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原因是现有制度的制约,包括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都要求银行贷款一定有担保抵押等条件,这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高科技企业设置了门槛。
全国政协委员、交银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谢卫:无论是贷款、股权投资基金,还是P2P网贷,把握“钱的落脚点”对风险控制很重要,关键是看资金投向哪里。互联网金融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但金融监管必须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才能发挥其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要通过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动去杠杆、降低地方债务,“三管齐下”降低整个实体经济杠杆率。“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将信贷资源投向绿色经济、新兴产业等,加快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处置已发生的不良资产,完善监管体系和征信体系,对跨境资本外流风险、非法集资风险等重点风险实施有效管控。”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