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3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位人大代表眼中的农村 金融新挑战
——访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漳州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滕秀兰
□ 本报记者 李 博

    

    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所处的内部、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作为来自基层农村金融机构的人大代表,福建漳州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滕秀兰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传统业务回落、利差收窄等形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也不断加大,亟需寻求突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发力供给侧改革

    “面对新常态,农村金融也应着手‘供给侧改革’问题,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农村金融生产力、提升农村金融产品竞争力,为金融消费者提供‘喜闻乐见’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进而实现‘有效供给’。”面对挑战,滕秀兰选择借势发力。

    为大力推广普惠金融,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漳州农商银行推出贴合当地百姓实际需求的产品——普惠金融卡。

    “普惠金融卡不仅满足农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创业者的资金需求,而且适用于城乡居民的消费贷款。”滕秀兰告诉记者,该卡具有随用随贷、按日计息,授信时间长,授信额度较高,担保方式多样,办理程序简单等多重优点,不仅能够让快捷便利的创业、消费金融走入百姓家庭、贴近大众生活,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供给,而且也为农商行的业务发展拓展了空间。

    此外,滕秀兰向记者介绍,结合漳州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自身业务特色,该行还推出了供应链融资业务,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了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加速业务转型

    应对新常态,农商行的业务转型升级同样需要加快脚步。

    近期,银监会在2016年农村金融工作的部署中提到,鼓励优质农商行设立同业业务中心等专营机构。

    “商业银行正推动传统经营模式向大资产大负债模式转变,农商行也应深化业务转型,迎接大资管时代的新挑战。”滕秀兰表示,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未来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其发展潜力巨大,农商行要积极与市场融合,用好用活富余资金,积极稳妥地拓展资金业务,转变经营与盈利模式,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型机构。鼓励优质农商行设立同业业务中心等专营机构,有利于提高农商行资金运作的专业水平和效率,实现资金业务利润创造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同业业务一定要在合理有效的监管下谋求理性、可持续的发展,在坚守支农、支小的宗旨下,要着力优化资产结构,形成以信贷业务为主,债券、同业投资、票据业务、理财资产等相辅相成的资产管理格局。同时,注重加强内控管理,加大同业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筑牢安全屏障,有效防范同业业务风险。”滕秀兰说。

    此外,农商行的业务转型升级也离不开“互联网+”。滕秀兰认为,农村金融机构置身互联网时代,必须要主动拥抱互联网,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挖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传统优势,更好地提升普惠金融水平。要加强物理渠道与电子渠道统筹管理,逐步建立线上线下O2O服务模式,实现物理渠道与电子渠道协调融合发展,增强客户体验。

    “福建农信系统目前就在省联社的指导下搭建统一的电商平台——‘福万通E平台’,围绕客户需求,搭建农村特色电商平台,将农村客户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使农村商户通过网上商城、银行网点与客户进行互动,为农户、商户、社区和银行搭建起桥梁,实现金融服务与电商服务的有机结合。”滕秀兰说。

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及调研情况,滕秀兰积极履行代表职责,本次会议共提交了《关于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着力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的建议》《关于加大对农村金融支持的建议》等四份建议。

    她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不断探索、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看,目前我国诚信体系建设还较不完善,失信现象还屡屡发生,这也给农商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当前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及个人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使得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企业之间资金相互拖欠,形成三角债等,加大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和提高了企业市场交易的成本。”对此,滕秀兰建议,应进一步做好信用法规制度的制定、修改、补充、完善工作,尽快制定出台《信用法》等专门的诚信法规,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从而提高失信成本,维护法律的权威。

    目前,我国尚未成立一个主管或专管诚信体系建设的机构。相关部门围绕各自不同职能都在设计建设诚信项目,容易造成信息的重复建设且难以互联互通。她建议,应加快成立相对统一、相对独立的诚信管理机构,由专门的诚信管理机构牵头, 整合工商、税务、海关、交通、公检法、金融机构等有关方面掌握的企业和个人信用的数据资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统一的诚信数据库,实现信用主体“一企一码”“一人一码”,并实现各个领域的互联互通,向社会有序、有偿开放,让不诚信者无处可藏。

    同时,她表示,还应当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警示,塑造诚信文化。“可在各行各业开展广泛深入的诚实守信道德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总结推广诚信典型,发挥示范和推动作用,引导市场各参与主体增强信用意识,培育‘信用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道德。”滕秀兰说。

    就恶意逃废债务而言,滕秀兰认为,对恶意逃废债务的被执行人, 只要符合法定程序,一律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在电视台、报纸等主流媒体及政府门户网站上曝光,在失信被执行人所居住的社区、工作单位发布等方式进行惩戒,同时将信用惩戒范围拓宽至被执行人高消费及生活或经营必须的有关消费,加大监督执行力度,营造出“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