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3044号顾客到7号窗口办理。”柜员小江抬起头一瞅客户手中的申请书就知道又是一个办理社保卡挂失的。
自从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承接了当地大部分社保卡的制卡和发放,一系列的社保卡业务就源源不断地涌到农信社来。练就“望闻问切”的本领,对社保业务的各种疑难杂症对症下药,对客户的疑问一一应对,对柜员来说尤为重要。
“望”——柜员对于客户准备的材料进行审核。由于社保业务的种类较多,有挂失、信息修改、社保卡注销等,客户需要提交的材料均不同。通过 “望”,柜员对材料进行第一道审核,如果材料不妥,就会反馈给客户重新提交。
“闻”——倾听客户的信息反馈。截至目前,农信社分多批次发放了社保卡,由于各种原因仍有许多社保卡滞留在当地社保所、村委以及当地农信社。为此,农信社员工在办理社保卡业务过程中要仔细倾听,对不同客户的社保业务“对症下药”。
“问”——柜员需反复询问核实客户的社保卡是否丢失。在之前的业务办理过程中发现有许多客户太过重视保护社保卡,反而记不起来到底放在了哪里。前脚办理完挂失,后脚就找到社保卡。这样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也由于等待时间较长,导致社保卡不能及时使用。
“切”——对客户的业务申请反复确认。由于客户对社保业务办理流程不明确,办理此项业务的柜员需对客户的社保“病情”进行“确诊”,确保客户的每一笔社保卡业务准确无误。
社保卡的使用群体大都是60周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并且文化水平普遍都较低。老年人的医疗报销需要社保卡,其中多数是久病缠身甚至是卧病在床,社保卡业务办理就成了大难题。
随着社保业务的深入开展,现行的社会保险业务办理方法已积累了不少,借鉴中医诊断病症分析时强调“望闻问切”和“四诊合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做出由表及里的、全面的动态结论,才能做到“辨证施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