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多年前,黑茶在泾河之滨与泾阳相遇、相知、相爱,遂有泾阳茯砖茶之名,坊间压砖时,城外十里香,踩着茯香,便入得泾阳。
循着这股香气与茯砖茶上演一场邂逅,初见之,甚觉平庸,砖块模样般木讷的茯茶,实在是有失茶之灵秀,但这黑褐油润的色泽倒是甚合我心。秦人自古尚水德而黑,而茯茶正是在泾水中孕育出的黑。故有“非泾水不渥,非伏天不作;非金花不成,非泾阳不宗”之说。
这般想来,手中这砖块一样的茯茶,不正是秦风的昆裔吗?沉甸甸的并不只是茯茶本身,还有其积淀了六百多年的情愫。
品茶本就是件雅事,那如何温婉的撬开这砖茶便值得浅谈,每块茯砖茶都有自己的生命走向,只要找对其脉络便可以轻松地撬下茶块,这正如我们处世一般,先看透,再作为。撬开砖茶,浓烈的黑色中夹杂着点点金黄,这便是茯茶里特有的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茯茶和金花的相遇定是月老亲手种下的好姻缘,不然怎会有这般的机遇。这世间茶叶如此之多,唯有茯茶可与金花相配,金花可是清脂养生之利器。
升一炉炭火,煮一壶茯茶,话一曲桑麻,看着原本清冽的白水慢慢变暖,想来白水也是对茯茶起了爱慕之心的,不然怎就会羞红了脸颊,待汤水变得红明透亮,斟上一盏,浅酌一口,醇和之气直入脏腑,凡俗琐事瞬间抛诸脑后,甚以为错饮了蟠桃宴会之上的琼浆玉露。几杯品罢,肠道间的油腻似被刮洗一番,心头的尘埃之感也全然消褪,只剩纤丝若絮的清香在唇齿间游走,在心肺中飘舞,佛语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知借着这等清明之感能否窥得如来之衣角。
总觉绿茶太过凉薄,而红茶又难免艳俗,唯有这泾阳茯砖黑茶最是相宜,濯者,泾阳茯茶也,想来世人所言的禅茶之道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