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喝一杯诸暨茶

□ 赵士祥

    三月或四月的诸暨,三江口湿地生态保护区那么多美好的植物蓬蓬勃勃,鸬鹚湾古渔村安安静静渲染着人们萌芽的心情。一切,美得让人浮想联翩。心有痴迷的我想漫步于浣江两岸,奢望在苎萝山下和一个如茶的女子相遇。

    哦哦,在诸暨厚重的历史人文面前,这该是怎样的妄想啊!香榧林里的一棵不起眼的树,支撑起的是几百年沧桑岁月;秦皇刻石山中的一片刻石,怕也有上千年的来历;至于杭坞山、勾嵊山等文化积淀深厚的山脉,和华东楠木群、五泄山水、十里梅园等景观,都得向上穿越个百年千年吧……哎,还是看看王冕的墨梅,有一句无一句听听吴越方言,喝杯纯正的诸暨茶吧。

    毕竟,东白山上那一片片年轻的茶树叶子,延续的是两千多年香飘中外的茶文化;毕竟,在诸暨要找到一家茶楼不是件困难的事。

    茶和诸暨的关系血脉相连。算来诸暨的产茶业,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诸暨海拔不高,但却山高林密,露重气寒,长年云雾缭绕;茶树生长在沉积山地上,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出产的茶叶质优品高。采茶季节,满山亮丽的采茶女让整个古越大地都充满了青春活力。在这些仙人般的采茶女当中,或许有西施身影飘过。我偏执地认为西施采过茶,制过茶。这些年,采茶女西施的形象在我的头脑里挥之不去,且越来越清晰。

    诸暨人的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茶:赡养晚辈和招待来客统称“待茶待饭” ,衡量生活水平高低则以“三餐茶饭”、“四季衣衫”做标准,“粗茶淡饭,请勿见怪”这是表示招待不周。诸暨人意会中的茶水,外延是被远远扩大了,几乎包括了所有食品。诸暨方言中“药茶”不分,旧时民间流行一种“吃茶讲事体”说法,民事纠纷发生后,由当地有威信且为双方认可者充当仲裁人,双方坐在茶店内讲理,最后由仲裁者定案,茶资由理亏的一方支付。

    诸暨人的善良纯朴也在茶中显露出来。诸暨地处山区,七山一水二分田,过去境内多有凉亭,亭内有茶水布施,供歇脚的路人免费畅饮。建造凉亭的钱大多来自一家一户的募捐,茶摊开支则大多为当时大户之家的赞助,或者当地善男信女的四处筹集。泡茶的水为清泉水,茶叶虽为粗茶叶,对于干渴疲乏的路人,饮上一碗,不啻是人间甘霖。

    我曾有幸品饮过用旗山康泉水泡的诸暨手工茶,其色绿中显黄,如同过去农家用木砻砻出的糙米颜色一样,有兰香和豆香。第一口感觉有点淡薄,待喝到第二口,就有香郁弥漫于齿颊之间。

    “绿剑”、“西子丽人”、“舜溪”、石笕银芽”、“笔峰春”、“羽剑”、“浣纱女”、“斯氏”、“雨仙”、“翠生圆”、“白笕”、“青山翠尖”这么多茶叶品牌的问世,给诸暨带来的是“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越州产区”和显著的经济效益,给江南女子带来的是充实甜蜜的生活。当代“西施们”采茶制茶卖茶,也品茶,在品茶中展现风情,在品茶中焕发韵味,为诸暨平添了一份幽雅、一份空灵……

    我想,诸暨当然还会有更多的茶馆茶亭,随时可以让憧憬坐下。

    事实上,诸暨的很多地方,包括茶楼茶亭,甚至是茶园,都坐满了静静的阳光和爱恋,都适合喝茶。在茶园,静看杯中叶芽起舞,别有一番韵味,茶叶在低语、倾诉、呼吸,茶汤的绿,就是诸暨的底色。许多的细节与风景在醇香中再现。

    喝一杯诸暨茶,呼吸中有了浦阳江的气息。乘茶叶的兰舟,顺流而下,抵达茶与水、人与自然交融的臻境。因此,喝一杯诸暨茶,便是一次温情恬静、柔美芬芳的江南之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