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眼下,中国比世界上任何国家更需要发展微生物肥料,以此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缓解农业生产压力,在保护土壤、保护生态、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科学施肥水平等方面,担当起重任。这是从近日召开的第四届生物肥料产业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的信息。
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秘书长张小彪指出,中国不合理的农用化学品的投入等问题,让耕地不堪重负,土传病害增加、土壤有机质下降、酸化、板结、盐渍化和重金属超标。“与传统肥料相比,生物肥料在保护生态、改良土壤、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肥料。数据显示,生物肥料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能够增产20%、减少20%的化肥与农药,是未来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农业的新出路。”张小彪说。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表示,中国每年有38亿吨的畜禽粪便被排放到环境中,而且有58%的粪便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成为农业最大的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占到50%,大量的有机肥却被白白浪费掉。充分开发、利用有机肥源潜力很大。另外,生物肥料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依靠微生物发展技术和产品实现“两减”目标,修复土壤并提高耕地质量。
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常务副主任孟庆伟也表示,该中心将推动生物肥料的快速发展,加大生物肥料应用技术的推广和服务;扶助有实力的复合肥生产企业和有机肥厂家快速向生物肥转型;加大生物肥料应用推广、帮助有生物肥生产能力的企业规范产品;做好市场监督,对来样检测和市场抽查不合格产品进行公示。
(王军 陈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