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服务联姻数据 激发农信活力

□ 达茂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曹 飞

 

   大数据,以其数据容量大、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的优势,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发现需求、维护客户、有效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笔者以达茂旗联社为例,浅谈农信社在数据建设及未来定位等。

    现 状

    首先是数据拥有量大。在自治区联社科技支撑下,信息数据从单机版一路走到全县、全市乃至全区联网,大数据平台搭建、应用逐步走向可能。截至2015年8月末,达茂旗联社各项存款为153081万元;各类存款户数为28.7419万户。

    其次,促进了信贷品种创新。一是达茂旗联社根据农户申请密度、还款意向及农牧民资金流动统计等,推出了“一次授信、随贷随还、期限两年”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大限度满足“三牧三农”需求。二是依据广大城镇居民、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存储账户及社保、公积金账户资金流动情况,开发了“富贷通”“行企保”等各类贷款品种。

    最后,提升了揽储增存能力。达茂旗联社通过重点关注农业种植物款项进账、牲畜出栏收益的资金入账情况等,及时推出了“七日盈”、年利率浮顶等措施,维护老客户的同时,不断吸纳新客户。目前达茂旗联社已发展商户306个,取得了二季度交易金额(7429.45万元)是2014全年交易金额(2267万元)328%的好成绩。

    发 展

    建立统一的采集分析标准。按照大数据发展建设需要,结合该联社实际情况,我们拟依据客户信息进行“区别标准、统一原则、严格保密”的采集、研判标准。区别标准,即单体客户主要采集其个人存款、征信、来往账户明细等相关性指标,企业客户在关注其资产经营、资金链条、法人信誉等基础上,着重关注其上游、下游的合作客户圈。

    组建专业化从业队伍。大数据平台建设,人才是关键。首先要重用人才。建立完善的统计、分析人员用人机制,从薪酬待遇、权责界定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留人才、用人才”。其次,引入外部“活水”。外聘专职或兼职的专业数据人才,不断充实我联社数据架构人才。最后建立自己的专业队伍。从现有人力资源中选优择良,培养出一支职业化、正规化数据人才队伍。

    强化数据应用。坚持“边建边用、建用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大数据应用能力。首先调查与数据分析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三农三牧”、涉农小微等。尽快完善信贷客户个人储蓄账户、还款记录、经营信息、支出去向的数据统计,并进行初级研判,实现金融服务向实打实的交易数据要评价的目的。其次借助数据打造个性营销。依托客情数据分析,建立“精准投放,一户一品”的有效营销机制,改变往日一味发传单、放LED屏、员工上门的无差别推销模式。再有健全数据化绩效考核机制。达茂旗联社将加快引入自治区联社绩效考核系统,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数据考核平台,不断细化考核项目,逐步替换手工操作。最后产品创新要向大数据要出路。按照客户种类、经营项目、资金需求淡旺季等数据,建立起“信息对称、因需创新、主动联络、个性投放”的产品创新研发机制,以数据分析促创新、定产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