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围绕该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拓宽支农渠道,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着力提升贫困农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精准扶贫注入了充沛资金。
一方面,云南省农信社突出“五个重点支持”——重点支持“三农”事业发展、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突出支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致富、突出支持贫困群体生产经营、突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为资金流动找准了方向。
另一方面,云南省农信社坚持“六个抓实”——抓实建章立制、抓实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抓实金融扶贫创新、抓实金融减费让利、抓实信用体系建设、抓实社会捐赠,为资金循环提供了充足动力。
“5年前,我靠信用社贷款种起了百合花,目前已经种了30多亩,年收入超过15万元。” 会泽县待补镇野马村委会总支书记崔兴德说。
据悉,在农信社的支持下,野马村人均纯收入从5年前的2760多元增加到了去年的7870元。
会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针对当地精准扶贫重点,推出了果农致富通、土地流转和移民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通过实行信用、保证、联保以及林权抵押等多种信贷模式,支持农村致富,仅待补信用社就为当地4000多户农户提供了3.6亿元贷款。
“我们将围绕会泽县扶贫工作重点,继续加大对高原特色农业、美丽家园建设、‘8.03’灾后重建等贷款发放力度,确保全年扶贫贷款发放不低于新增贷款总量的80%。”会泽县联社理事长张加文表示。
《云南省扶贫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下发后,该省农信社第一时间制定了进一步推进金融服务“三农”和创新金融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管理办法。
3年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向28.85万户贫困农户发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95.67亿元;累计发放“贷免扶补”贷款138亿元、“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18.38亿元、小额农户建房贷款99.54亿元、“三权三证”抵押贷款473亿元,有效提升了当地贫困农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云南省联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