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村信用社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以普惠金融的持续开展为切入点,打响普惠牌,适应新常态。上半年新疆农村信用社信贷增速科学合理、结构调整井然有序、经营效益持续向好、风险防范步步为营、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发展步入新常态。
截至6月末,新疆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899.66亿元,较年初增加202.29亿元,增幅为11.92%,其中:农户贷款余额908亿元,较年初增加186.84亿元,增幅为25.9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84.25亿元,较年初增加43.8亿元,增幅为31.19%;农户联保贷款余额300.55亿元,较年初增加91.35亿元,增幅为43.67%。
锻造普惠精神 打响服务品牌
新疆农村信用社以实施银监会提出的“三大工程”为抓手,以信用工程建设为平台,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广覆盖、可持续、便利化为目标,把对全疆1000多万农牧民的金融服务工作谋到深处、落到实处。
在信用工程创建工作中,坚持政府的主导力,各行社在当地党政的统一领导下,发挥信用工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使信用工程建设在地方党政领导下有序开展。发挥农信社的主推力,各行社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向信用工程建设倾斜,为信用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调动广大农户的参与力,各行社借助财税杠杆,使财政涉农扶持资金安排向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倾斜。
信用工程建设的广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农牧民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截至6月末,新疆农村信用社评定信用户177.58万户,较年初增加5.3万户,增幅3.08%;信用村5279个,较年初增加93个,增幅1.79%;信用乡(镇)323个,较年初增加11个,增幅3.52%。截至6月末,新疆农信社农户贷款增幅25.91%,高于各项贷款增幅13.99个百分点。
实施创业普惠 推动万众创业
通过丰富业务品种等措施,以满足农牧民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为己任,新疆农村信用社相继推出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工资质押贷款、农村青年致富能手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妇女创业贷款、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两居贷款、特色林果业贷款等业务新品种,在满足农牧民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满足新的金融服务需求。
作为“两居”工程贷款的主办银行,新疆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两居”贷款170亿元,惠及农牧民40多万户。截至目前,新疆农信社累计投放妇女创业贷款140多亿元,圆了近5万妇女的“创业梦”。新疆农信社还承担了当地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的80%,累计投放职工再就业贷款50多亿元,成为下岗职工二次创业的坚强后盾。此外,截至6月末,新疆农信社还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769亿元,为7000余户小微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
推进信贷普惠 温暖千家万户
新疆农村信用社通过开展“阳光信贷”活动,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确保农户小额贷款的广覆盖、可持续,做到政策公开、信息公开、流程公开,使信贷业务各类信息都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和约束信贷人员行为,实现农户和信用社双赢,提高社会对信用社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展示了信用社良好的社会风貌。
各行社公示了发放的全部农户贷款,贷款公示做到“四公开、一保密”,即公开姓名、公开额度、公开期限、公开利率,对客户的其他信息严格保密。结合当地贷款客户实际,各行社采用多种语言进行贷款公示,以达到接受社会舆论和广大客户监督的目的。
截至6月末,新疆农信社涉农贷款1296.64亿元,较年初增加158.13亿元,增长13.89%,占各项贷款的68.26%,高于各项贷款增幅1.97个百分点;农户贷款908亿元,较年初增加186.84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幅13.99个百分点。上半年,农户贷款净投放占到各项贷款净投放的92.35%。
推广便民普惠 完善服务渠道
当前,新疆农村信用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基本原则,先后完成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四大项目建设工程,为各项业务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新疆农信社各网点覆盖了当地所有乡镇,为当地各族农牧民提供存贷、结算等基本金融服务。
为了打通基础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农牧民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金融服务,新疆农信社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渠道。
截至6月末,新疆农村信用社银行卡发卡量936.19万张,交易金额6245.34亿元;布放ATM机具2405台,交易金额986亿元;POS收单商户2.86万户,交易金额156.21亿元;“银信通”业务总签约客户数达458万户;个人网银客户33.03万户,交易金额415.7亿元;企业网银客户1.57万户,交易金额793.1亿元;手机银行客户24.8万户,交易金额2.82亿元;中间业务收入1.71亿元,同比增加0.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