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本报在报道中国供销集团(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创业创新历程的通讯《举步踏海浪,挥手新风云》的结尾处写道:“登陆象山的台风‘灿鸿’刚刚过去,海上的太阳又照常升起……。”而实际上,抗御超强台风“灿鸿”的过程远非文字描述那么轻松和浪漫——
7月10日夜间,今年第九号超强台风“灿鸿”在宁波象山登陆,中心风力达到16级。狂风暴雨给宁波海洋公司两个在建基地及多处海面养殖区域的安全运行带来严峻考验。在台风来袭的两天时间里,宁波海洋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坚守岗位、奋起抗争,取得了防台抗汛的最终胜利。
在接到当地政府台风预警后,宁波海洋公司第一时间紧急部署防御台风工作方案,贯彻落实防汛指挥部门有关指示,对防台抗汛进行了全面部署。宁波海洋公司所属项目部、置业公司、台垦实业根据宁波市防办发布的橙色预警,启动防汛防台二级响应,全部进入暴雨抗御模式,对公司在建项目工地、临时工房、海面养殖、生产作业等区域进行了重点检查及加固工作,防台防汛人员、车辆设备、后勤物资到达指定地点集结待命。各建设项目在台风来临之际,按照要求及时停工,并做好有序的转移避险工作。
宁波海洋公司肩负着中国供销集团投资的“象山冷链仓储物流基地”和“海峡两岸石斑鱼产业化合作(象山)示范基地”两个重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任务。在冷链仓储物流基地建设现场,项目部、置业公司调集骨干人员组建防台抗汛小组,对所辖区域内的办公、驻地房屋、工棚等的防台风设施进行加固和减小风阻等处置措施,并时刻关注基地泄洪渠道的水位变化。与此同时,台垦实业的干部职工争分夺秒,对“海峡两岸石斑鱼产业化合作(象山)示范基地”的设施和分布在不同海域的海面养殖区域的网箱、拖绳和船舶进行加固和作业工人及时撤离,确保鱼苗、设备和即将出口的养殖水产品安全度过台风暴雨。7月10日夜里,象山全境风速达12级,雨量为特大暴雨。尤其是位于鹤浦的冷链仓储物流基地附近海面风力达到15级。直到7月11日17时,台风基本过境。公司的两个在建基地也经受了特大暴风雨的考验。期间,公司干部职工公司不分昼夜、冒着狂风暴雨对两个在建基地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抢险,不遗余力地确保公司人员、财产的安全。
“灿鸿”带来的强风暴雨特别是强降雨,导致象山县部分地区和村庄被淹,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农、林、渔业损失惨重。据象山县防指初步统计,全县18个镇乡(街道)全部受灾,总受灾人口超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4.83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33.94万亩,水产养殖受灾面积8.38万亩,损失超4亿元。在这场抗击超级台风的战役里,宁波海洋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恪尽职守,众志成城、努力把损失降低到最低。据排查统计,台风和暴雨造成了基地施工围墙、建设房等部分设施倒塌破损,经济损失共计13.6万元,幸无人员伤亡。目前两个基地已恢复正常施工和运行。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干劲十足,正努力把因“灿鸿”肆虐而耽误的建设时间抢回来,保证项目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金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