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风靡各个产业的形势下,有关专家提出了“互联网+”拥抱生鲜的“金石之策”。他们认为,必须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供应链,是生鲜电商根本。生鲜产品最主要的特质在于一个“鲜”字。从当前主流的生鲜电商物流配送时间来看,生鲜产品配送中心到当地边界区域最短的时间需要半天,而到附近的省市则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因此其“鲜”度的降低,导致了根本竞争力的减弱。以中国当前的二三线城市的物流现状来看,仅仅寄希望于物流的有限提速,并不能根本上解决保“鲜”的配送难问题。
其次,发展冷链物流,是生鲜电商的方向。目前,我国大部分鲜活产品物流仍然主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没有形成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尚不完善的生鲜物流配送体系中,冷链成了生鲜电商的必争之地。物流车辆、人力资源、冷库建设的巨额成本,使得生鲜电商在前期面临利润低下甚至是亏损的境地。以目前的生鲜发展来看,主要以物流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在主体市场适当发展自己的冷链体系作为辅助。不仅减少了生鲜电商在前期巨额投资,降低成本从而实现盈利,并且能够为后期的生鲜电商市场竞争做好准备。
再次,专业化运营,是生鲜电商的支撑。生鲜产品在线上运营需要专业的团队去策划,线上销售对于如生鲜这种保质期较短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尽可能缩短产品出货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因此,依托于专业的服务团队和强大的销售平台去打造生鲜食品的电商模式,是生鲜线上销售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最后,价格与特色,是生鲜电商的动力。目前,生鲜网购者面临着配送时间长和质量相对低的担忧。因此,低价格便成了维持和提高消费者网购热情的关键因素。例如京东、我买网等生鲜电商进行大量的降价促销活动。合适的价格和特色的产品是消费者对于产品不变的追求。因此,更低的价格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成为了生鲜电商争取更多消费群体的不二选择。同时,电商之间不同商品和价位形成“错位竞争”格局,可避免行业内的恶意的价格战。
(常雯 解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