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21时30分,“东方之星”客轮在从江苏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龙卷风,瞬间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倾覆。
因当晚的恶劣天气加上连日的强降雨,湖北监利县咏春水稻专业合作社、监利县嘉润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永智家2000亩玉米地全部被淹。
6月2日,赶赴玉米地做补救工作的杨永智,却被告知前方道路已被封锁,因为玉米地距“东方之星”客船沉没现场仅有2公里。此时,整个滨江小城监利已经进入“车辆能出不能进”的戒严状态。
杨永智了解到事故的严重性,随即决定当一名志愿者。“玉米也好,水稻也好,都只是物质上的损失,亲人失去了就永远回不来了。”杨永智说,因为父亲去年去世,他对这种失去亲人的悲痛刻骨铭心。
返回途中,杨永智就开始主动义务搭载徒步进城的乘客家属及媒体工作者。也是从这一天起,杨永智的微信朋友圈一改往常“稻田综合种养”、“玉米高产”等农业技术信息,而以“沉船”为关键词频繁更新。
杨永智还兼任着监利县农业合作总社秘书长的职务,这是一个合作社联合社性质的组织。回到家,杨永智给监利县农业合作总社所有成员社理事长都发送了一条“召集令”——“‘东方之星’在监利沉没,牵动亿万人的心,现在很多乘客家属纷纷从外地来到监利。发生这么大的事,我们是不是能做点什么?如果有愿意参与志愿行动的合作社,就到监利县广播电台门口集合,给乘客家属及工作人员提供义载等爱心服务。请相互转告。”
几乎在几分钟时间内,所有的合作社都回信了,都表示要参与行动。杨永智说:“当时隆翔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绪芬人在北京,还立刻回复表示歉意,让我先帮忙垫资提供资金支持。我们的成员社一个不落地参与进来了,甚至有些合作社不是我们的成员社,也相继加入其中。”
第二天,在县农业局的协助下,37家合作社的40多辆车统一系上志愿标识的黄丝带,随时待命,各合作社农产品应急供给也开始装车。
整个救援行动中,监利县农业合作总社向乘客家属及救援部队爱心供给了5大车鱼、蔬菜、大米等农产品。车辆支援更是随叫随到。
“调度车辆最多需要十几分钟,一般一两分钟就可以。不管是打电话、发微信,很快就有人参与。”杨永智说,非常感谢他的“战友”们——兴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卫华一边忙插秧一边待命;50多岁的全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杨林随时等待指令;监利种子公司肖年全程通力协助……
社员们在此次事件中的“一呼百应”,让杨永智对“合作”二字有了更为深刻的感触。“这次是农民、新型农民的善良本性,再加上之前有合作的基础,使得我们的社员在此次志愿行动中思想空前一致。”
如今,杨永智和监利县农业合作总社成员社的工作生活已逐步恢复正常。6月14日,杨永智将车上系了十余天的黄丝带取下,系在缅怀逝者的围墙上,并发出了有关“东方之星”的第56条朋友圈:“自2日以来我们这些志愿者用辛苦、汗水、无私的奉献稍许给乘客家属以安慰,让他们在失去亲人的异乡日子不至于孤立无助。一碗热汤、一声安慰、一次免费的乘坐——他们在监利有了亲人……然而一切终会归于平静,取下这些天风雨相伴的黄丝带挂在围墙上,围墙已是一面的亮黄,许多祭奠的人们早已来过,悲伤终会淡去,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正如杨永智一直强调,他们只是爱心团体的一份子,监利县农业合作总社的志愿行动也不是个人的单独行为,而是整个监利县农业合作总社甚至整个监利县农业系统的集体表达,是用“合作”诠释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