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6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广西深耕农产品加工促出口


 

    本报讯 近年来,广西推动与东盟国家在农业技术及境外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交流合作,互惠互利,计划3-5年内在东盟国家建立20个左右的农业基地,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出口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据了解,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启动后,双方90%的产品实行了零关税,给东盟水果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同时也加快了广西水果出口东盟市场的步伐。据统计,广西在与东盟水果贸易中表现不俗,2014年广西水果进出口量逆势上扬,全年共进出口水果41408批、103.37万吨、贸易额达6.35亿美元。

    广西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杨亚非表示,广西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区位优势,刚好在几大国际市场的结合部,同时也是主要的亚热带农业产区。杨亚非说:“虽然广西的农业和东盟农业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一些经济作物,例如桂北的柑橘等一些温带水果,通过‘一带一路’可以拓展我们的市场。”

    杨亚非认为,广西的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带一路”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广西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促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将利用2015—2017广西财政资金每年扶持900万元建设试验站,建设以水果、蔬菜以及园艺作物为重点的种植示范基地,延伸采后处理、精深加工产业链,实现产品就地销售、就地增值,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并逐步向东盟其他国家推广。此外,争取每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投入300万元,在东盟国家开展5-8个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项目,3-5年内在东盟国家选择交流合作基础较好的省(州)建立20个左右农业基地。利用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消化、吸收适合于广西发展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保鲜及农作物繁育的先进技术、先进成果和新品种。通过东盟合作平台带动广西农业“走出去”,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

(蒙 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