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什么银行晚上不营业?

□ 余 健

 

    随着电子银行功能日趋完善,银行的很多业务已经可以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解决。

    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就是晚上营业的银行,但是若是银行物理网点实现三班倒和24小时营业,可行性并不大。

    一个网点在营业的时候,必须有这样的人员配置:第一,网点主任助理或者是客户经理,负责维护网点正常经营秩序和处理突发事件;第二,会计主管,有最高级别会计权限,能处理银行卡补办、密码挂失等高级业务;第三,会计主管助理,拥有次级权限,能负责大额资金划转业务等业务;第四,最少两个柜员,其中一个是现金柜员,日结的时候要将所有现金和单证转交由其保管;第五,保安。

    仅仅是一个网点维持夜班(分两班)经营就需要12名员工,再加上白班的员工,网点的员工数目就会增长三到四倍。

    那么一个城市那么多家银行,那么多银行网点呢?哪怕仅仅是一个片区开放一两个大网点24小时营业,增加的员工数也是十分可观的。

    此外,负责押运现金、单证和贵重物品的押运公司也不能休息。

    省分行会计营运部门和总行级别的会计营运部门也要有员工三班倒,还有人行总行各省各市负责全国资金结算清算的部门也要有员工三班倒,公安局负责全国身份核查的部门员工也要三班倒等等。

    这一场景放大至庞大的三班倒员工,如果仅仅为晚上很少的客户服务,是不是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呢?这就是对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银行业务的主要利润来源是来自对公业务,个人业务的利润占很小一部分。有几家公司会24小时营业呢?因此银行晚上不提供服务也有这个考虑。

    柜员这个工种看起来坐在玻璃柜里面舒舒服服的,不用日晒雨淋,但实际上劳动强度是很大的。因为每一笔业务都涉及到客户的资金,如果出现差错,对客户和银行都会带来声誉和经济上的损失,因此必须全心全意、集中精神去处理业务。而银行出于风险防范的需要,都有相应的业务流程。

    举个例子,有客户银行卡丢了,密码也忘了,他要本人手持身份证,亲手手写字迹清晰的《银行卡挂失补办申请书》前来办理;柜员要辨别身份证相片是否是本人,要联网核对身份证信息,确实无误就调出账户信息,经客户核对无误就开始办理业务;办理后会计主管助理和会计主管就要复核整套流程,无误之后进行授权;客户最后签名领取补办的银行卡;柜员回收并处理废卡。整个流程大概半小时。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流程,却有不少风险,银行每一笔业务如果出现微小的差错都会导致银行出现经济上和法律上的纠纷。

    一些客户会不理解,认为柜员在故意刁难,而柜员也很难一一解释清楚。比如上例中《申请书》如果填写错误出现涂改痕迹就必须重写,客户会觉得这是大题小做,然而一旦出现纠纷,这个涂改痕迹是客户还是银行员工做的就很难说清楚。而这笔业务若不是在人们神清气爽的白天,而是在深夜进行,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必然更大。

    由此可见,晚上营业对银行来说并不是绝对不可行,但从各个方面看来,夜晚营业却不是一个“最优选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