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产业结构调整需多因素保驾护航


 

    3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认真做好棉花种植面积调减工作的通知》,还专门出台配套的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种植面积调减指导性计划表,对13个植棉地州全部下达了任务分解指标。随后不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又发布了《关于增加春小麦种植面积的紧急通知》,决定在全区(地方)原计划种植春小麦415万亩的基础上,再增加100万亩春小麦种植任务,以此来指导农户减少棉花种植后的品种调整。

    新疆自治区政府在棉花结构调减中下足了功夫,每个地方都给出了明确的调减面积数。如新疆巴州2014年棉花种植面积为470.9万亩,今年调减123万亩,是这次调节面积中最多的地区;阿克苏地区2014年棉花种植面积796万亩,今年调减110万亩。

    新疆调减棉花面积纵然是出于调结构、转方式,走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全程机械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组织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考虑;有利于打破本区单一的种植结构,充分发挥水资源调节作用,压减棉花面积,引导棉花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退出次宜棉区和低产棉区棉花种植;是政府引导农户逐步退出次宜棉区、风险棉区、低产棉区,向优质高产田集中的一种趋势。但是,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同时,一方面,要降低因面积调减给棉花产业带来的影响和波动;另一方面,新疆政府还应该做好充足的技术、设备等相应的配套支撑。

    新疆棉花面积调减是为了提高新疆棉花的综合竞争能力,让新疆棉花种植向质优、高产田集中。但是,作为中国的主要棉花产区,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调减并不是“一家之事”,还涉及对中国棉业的影响。所以,在新疆棉花种植调减的同时,需要加强棉种研发、机械化投入,保证棉花高产优质,减轻对整个棉花产业的影响。

    对于一些种了一辈子棉花的农户来说,不再种棉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种棉花种什么?种植其他作物的技术、机械装备、田间管理、产后销售等等问题,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新事物,也是他们是否能够得心应手地顺利调整种植品种的顾虑所在。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201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为19100元/吨。这给很多犹豫徘徊是否种植棉花的农户带来了清晰的决策依据。据了解,虽然今年的目标价格比去年低了700元/吨,大多数徘徊的棉农仍旧选择了继续种植棉花。因为相比棉花,他们并不能更好的把控种植其他作物的风险。

    农户决定种什么的主要考量因素是最终收益。所以说,不论是棉花还是其他作为,政府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同时,并不只是简单地下发一纸文件,而应该在调整前做好农户调研,调整中做好配套保障措施,从而引导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进而实现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