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委(支部)在改革
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农信社战胜风险挑战、不断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是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做好农村信用社的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发挥自治区和县市两级行社党委(支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农村信用社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抓好班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党的职责使命。对于各行社党委(支部)来说,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是要凡事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想得更深一点,集中精力把好方向、定好政策、抓好大事、管好干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领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对党忠诚、对人坦诚。要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敢于担当,还要做到廉洁自律。
带好队伍。对于全区农村信用社来讲,“依法治社、稳健发展,深化改革、提质转型”方略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一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关键就是在抓班子的同时还要带队伍,无论是把调结构、促转型的总目标落实到具体工作各方面,还是在强管理、防风险等环节,都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心力上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二要关心爱护干部,并大力选拔对党忠诚、关键时刻敢于发声亮剑、有较强群众工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干部,要把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作为“依法治社、稳健发展”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把行社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三农”、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三要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开展“回头看”工作,持续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锻造出政治上坚强有力、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育才聚才引才,
加快实施人才强社战略
银行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在新常态下,只有深刻认识实施人才强社战略的重大意义,树立“社以人兴、业以才立”的观念,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创建“育才、聚才、引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以市场化的手段广揽英才,以制度保证留住人才,并结合当前实际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深刻认识实施人才强社战略的重大意义。“社以人兴、业以才立”。区联社党委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做出实施人才强社 “11151”工程重大决策,因为人才始终是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全系统营造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动力的用人机制,创建“育才、聚才、引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实施人才强社(行)战略,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各行社必须坚持“立足现实,统揽全局,谋虑长远”的人才战略观。立足现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区农信系统操作型人才多、管理型人才少,适用型人才多、领军型人才少的客观现实,冷静分析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统揽全局就是要通盘考虑全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使人才战略服务于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大局;谋虑长远就是要从把农村信用社打造成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出发,储备人才、积蓄后劲、厚积薄发。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适时启动“11151”工程。结合当前实际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概括起来讲就是立足现有员工队伍,加速打造“三支队伍”,着力培养“五类人才”。打造“三支队伍”就是打造一支具有战略眼光、现代金融意识、参与竞争能力和依法经营管理能力强的经营管理队伍;打造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强的专业队伍;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勤于奉献、素质优良、职业道德良好岗位技能队伍。“五类人才”就是领导决策人才、专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岗位操作能手。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就是通过建立人才成长基金,稳步实施“11151”工程,即力争用3-5年或更长的时间,力争培养100个博士,奖励每位博士20万元;力争培养1000个硕士,每人奖励10万元;力争培养1000个高级经济师等相关高级职称人才,每人奖励10万元;力争培养5000个中级职称等相关人才,每人奖励5万元;力争培养10000个持证上岗者,对每名合格者奖励10000元。通过实施“11151”工程,发掘现有员工潜力,激活现有员工潜能,营造人人成才氛围。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各行社要立足现有员工队伍,以改革创新思维积极探索人才战略实施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新机制,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以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等多种方式,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各行社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人才强社战略实施的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各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专业特点,建立健全具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分专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全区农村信用社人才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