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糖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因此被人形象地称为“甜蜜事业”。然而,受到进口糖的低价冲击和国内生产成本走高的影响,近几年,我国的糖产业持续亏损,“甜蜜事业”变得有些苦涩。业内专家表示,糖业的“苦日子”恐怕还没熬到头。
糖价下跌 蔗农伤的不轻
我国有21个省区产糖,但主产糖区集中在中国的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沿中国周边地区分布。其中,广西是蔗糖业的主要产区,目前全区有95个县(市、区)种植蔗糖,直接种蔗农民超过850万人,涉及蔗农2000万人,农民人均家庭现金收入的1/5来自蔗糖。蔗糖业已成为广西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我区产糖量已连续9个榨季占全国的60%以上,是广西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可以这么讲,广西糖业生产不稳定,全国的糖业生产就不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委书记黄克对记者直言。崇左市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糖都”的美誉。但近几年,该市133万蔗农却饱受“甜蜜的烦恼”。“蔗农收入连续下降,危及产业稳定发展。”黄克说,由于糖价逐年下滑,蔗糖价格也随之下降,导致出现“糖贱伤农”的困局。
据了解,1992年,全国糖业曾亏损26亿元,1999年更拖欠农民蔗糖款176亿元,1998—2000年糖业进行结构调整,从2000年开始,我国糖业呈现稳定发展的局面,连续十多年全行业没有亏损,甚至一度被称为“糖高宗”。但这种情况在2011年戛然而止,2011年以来,国际国内食糖价格持续下滑,从2011年最高的7869元/吨,下跌到2015年1月上旬的4400元/吨,下跌幅度将近50%。
“2014/2015年榨季,按4400元/吨的糖价测算,企业每生产一吨糖要亏损400元左右,若后期糖价没有明显回升,本榨季广西糖业将继续亏损。”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员工邓先告诉记者,受糖价下跌影响,广西蔗糖价格惨遭4连跌。“2011/2012年榨季蔗糖价格为500元/吨,2014/2015年榨季为400元/吨。3个榨季蔗糖价格共下降100元/吨。”
内外交困 糖业举步维艰
如果说价格下跌为国内糖业发展低迷的表象,那么成本的上升和进口糖的冲击则是造成低迷表象的根源。
近年来,广西蔗糖种植成本保持上涨趋势。据物价部门统计,蔗糖种植成本从2009年的1135元/亩增至2013年的1993元/亩,涨幅75.6%,平均年增长为12.5%。“农民种蔗收入连续下降以及种植成本快速上升,直接导致蔗农亏损,种蔗意愿下降,不少主产糖地方出现大面积蔗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的现象。”邓先说,2014/2015年榨季,全区蔗糖种植面积减少约152万亩。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葛俊杰介绍,“糖业不景气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生产成本高。”我国的食糖产区主要集中于广西、云南等地,种植规模小、条件差、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难以实现机械化耕种收作业,只能采用人工收割,一吨甘蔗仅人工成本就得130多块钱,蔗糖的成本自然偏高,而且人工收割的生产率低,导致蔗糖的价格处于高位。而在国外,甘蔗收割都是机械化的,从蔗糖的亩产来看,巴西平均亩产可达10吨左右。澳大利亚、泰国等平均亩产六七吨,而我国只有4吨。国内的糖厂每吨糖亏损将近1000元,很多糖厂的经营举步维艰。糖厂的光景不好,蔗农拿不到养家糊口的钱,日子也不好过,导致我国甘蔗的产量大量下降。
“大量进口糖冲击国内市场,拉低国内糖价。”邓先认为,进口糖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是导致国内糖价下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近3个榨季来,广西甘蔗收购价在440—500元/吨,而巴西、泰国等产糖大国的糖料收购价格仅为广西蔗糖收购价的一半左右。仅甘蔗原料成本一项,广西的食糖每吨就高出上述国家1600元以上。”邓先说。
进口糖比国产糖成本低,国产糖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进口糖就越来越有优势,最后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对中国本土糖业企业来说是灾难性的,国内整个行业基本都在亏损。目前,进口糖现在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广西糖的第二大糖源,使得国内外糖价关联度更大,以前进口量占比不到10%,现在已接近30%,糖价走势不仅要看广西,还要看巴西。随之而来的就是产销区边界弱化,加上走私糖、无票糖等大量冲击,让习惯按照国内产销形势把握行情和安排购销的厂商无所适从。
“致使广西蔗糖业面临困境的另一方面,是国家对糖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黄克分析道,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农资综合、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直补及良种、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补助政策,这些政策覆盖面广、资金投入大,极大地推动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但是,以甘蔗生产为主的广大蔗区农民却没有享受到像粮、棉、油区农民一样的补助政策。
政策支持 覆盖蔗糖产业
我国糖业处于成本越来越高、竞争力较弱的状态。成本高主要是要素成本高,而竞争力较弱则是政策、国际大环境、技术、市场等多方面问题造成的。
降低要素成本和增强竞争优势是我国糖业发展的唯一出路,而这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葛俊杰认为应从多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加强食糖进口管理。“我国进口关税配额及配额外关税税率,远低于WTO成员的平均税率97%,导致国外食糖大幅进入,而且走私现象严重。国家应加强对糖业产供销的宏观调控,控制好进口糖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抵御进口糖对国内食糖的冲击。”第二,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糖业,应给予蔗农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对蔗农实施财政补贴,将现行的各项惠农政策延伸到蔗糖产业。第三,尽快在广西先行试点实施蔗糖目标价格管理,建立种蔗直补和甘蔗良种补贴的长效机制,扶持蔗糖产业的发展,并打击蔗糖走私。
葛俊杰说,“目前由于行业亏损严重,全国4000万蔗农的日子不好过,有些地区的糖业面临重组,我国糖业到了最困难最关键的时期。”如果糖业在低迷的时候得不到扶持,那么中国的糖业就很难做下去,而一旦对进口糖形成依赖性,糖价就会失去控制,到时再支持就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