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5年2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常态下的社会化服务布局


    2014年是供销合作社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供销合作社重塑服务谋求创新的重要一年。一年多来,潍坊市供销合作社乘着改革的东风,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突破体制机制的制约,完善规模化服务布局,描绘出一幅具有潍坊特色的社会化服务改革蓝图。

    过去一年,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出台9个文件,超额完成4项改革任务,实施10个改革举措……改革文件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促成了潍坊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上下联动的局面;革故鼎新的举措,攻克了体制利益的沉疴;蹄疾步稳的推进,激起了百舸争流的热潮。

    记者前后三次到潍坊市供销合作社采访、调研,看到的不仅是潍坊市供销合作社职工改革的勇气与魄力,还有他们紧抓机遇、实事求是、稳中求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当前农村的现状,供销合作社如何适应新形势,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缓解农户与土地的矛盾,潍坊市供销合作社给出了答案。

    新形势下的生产组织化建设

    当前,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而紧迫。农民以地为本,但守着条块化的“一亩责任田”很难发家致富。而要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土地这个最重要的资源要素必须充分流转起来。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毫无疑问,土地流转是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次重大的变革,对农村经济、农民需求将产生重大影响。顺应这个农业生产的新形势,对供销合作社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通过组建或者激发新型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成为改革的关键之一。

    近几年,潍坊市供销合作社通过建设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将农民,尤其是新型经营主体组织起来,走市场化道路,发展生产,实现增收。目前,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共领办农民合作社1008家,组建专业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72家,形成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同级资产经营公司“三位一体”运作机制。同时,潍坊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探索企业与基层供销社、农民合作社及村两委的深度合作,用“社村共建”的思想带动农民致富、村集体经济增收、企业盈利及供销合作社的发展。以高密市夏庄镇车道口村为例,村委负责土地流转及失地农民的组织,合作社负责组织社员进行菌菇种养,企业主抓菌包生产、技术指导和市场开拓。按照这种模式,产菇房累计为合作社社员创造效益3000多万元。

    新的经营主体代表当前社会新的生产力,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在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的创新,是与当前农村的新形势、新型经营主体的要求相匹配的。完成土地流转的农户可以放心进城打工,赚两份钱;种植大户实现了真正的规模经营,通过种地走向致富。这为深化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新要求下的服务规模化建设

    土地流转带来了种植大户、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兴起,和一家一户的生产相比,这些新型经营主体,不仅生产方式不同,对农业服务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要求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必须随着农民的要求变化而变化,主动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潍坊市供销合作社推广的“保姆式”全托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规模化服务样本。目前,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土地托管面积达到208.25万亩,其中全托服务面积15万亩,环节服务面积193.25亩。根据不同农户的需求,潍坊市共建45处为农服务中心,形成3公里托管服务圈,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智能配肥、农机作业、农产品收储、农民职业培训等服务。外出打工的农民可以将土地全部托管给供销合作社当起“甩手掌柜”,地里的大事小情全部归供销合作社管,自己不出力,每亩地成本反而降低200元。对于有一定精力务农的人来说,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播种、撒药、收获等任意环节的菜单式服务,所有服务项目均明码标价。规模化经营不仅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让种植大户通过种地发家致富,还让供销合作社打造了全产业链的服务模式。目前,高密的食用菌、寒亭的土豆、滨海的机采棉等产业都形成了从良种研发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服务链条,供销合作社在解决好农民生产问题的同时,也壮大了自身实力。

    此外,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在探索保底分红式托管模式,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合作经营。在车道口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每年享受1000元/亩的保底收入。此外,合作社每年的剩余利润会按照社员的入股比例进行年底分红,这就让农户的收入随着土地增值而提高。

    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的,潍坊市供销合作社“保姆式”“菜单式”服务模式是供销合作社进行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实事求是的做法。在土地托管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刀切”,而是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时代对供销合作社的要求——根据农民的情况调整供销合作社服务的方向,不强迫农民,立足于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问题。只有供销合作社清楚农民的需求,农民才会放心将土地交给供销合作社管理。

    新常态下的农业生态化建设

    长期以来,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农业资源存在过度开发利用的问题,生态存在严重透支的问题。化肥和农药不用不行,用多了也不行。在食品安全备受重视的今天,供销合作社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从生产源头保障食品安全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农资流通主渠道,供销合作社既要发挥化肥、农药的优越性,又要把关严格,发展出安全的、清洁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这一点,潍坊市供销合作社走在了前头。

    2014年,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在全市实施“放心农资”工程,规范改造放心农资店1176个,净化流通渠道,建立起农资经营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终端检测的管理体系;积极参与土壤改良,用“氯化苦”熏蒸土地超过10万亩;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引导农民使用配方肥;开展高毒农药政府储备管理服务,对高毒农药实行统一储备、统一管理、统一使用,避免农户滥用污染水源,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在多地建立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其中仅安丘市茂源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就拥有15000亩标准化果蔬种植基地,联合社对基地实行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安丘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标准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国内大型超市。

    潍坊市供销合作社人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与创新意识正在改变潍坊市农业的生产方式,他们通过土壤熏蒸、高毒农药管控、标准化生产将农业纳入了科技发展的轨道,探索出一条绿色农业之路。这是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也是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在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开局之年,用与时俱进的智慧和不畏艰险的勇气在突破体制机制壁垒、创新规模化服务、构建生态农业方面迈出了坚实、关键的第一步。这一步虽小犹大,虽轻犹重。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