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大力推进绿色防控 节本增效保安全


 

    本报讯 近日,从农业部获悉,2014年全国主要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9.2亿亩次,占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20.7%,比2006年增加7.2个百分点。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及时有效预防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从源头上提高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水平。2006年以来,农业部提出绿色植保理念,制定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立218个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示范基地、150个示范区,每年培训生产经营者4—5万名。同时,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对杀虫灯、性诱剂、黄板等绿色防控技术物化产品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补贴,促进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集成了一批技术模式。在东北玉米主产区形成了以白僵菌封垛和放蜂治螟为主的防控模式,在南方水稻主产区集成了性诱、灯诱和稻鸭、稻鱼共生防控模式,在果、菜、茶优势产区集成了以性诱、灯诱、色诱为主的防控模式。扩大了推广应用面积。通过“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绿色防控逐步得到农民群众认同,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有力支撑了“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设。

    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采取灯诱、性诱、色诱以及生态控制、生物防治、释放天地等无害化防控措施,每季大田作物可减少用药1—2次,果、蔬、茶可减少3—4次,大部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20%—30%。

    随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应用,病虫可持续治理作用逐渐显现。通过压低蝗虫、玉米螟等重大病虫种群密度,沿黄滩区、华北湖库近10年来未发生大面积蝗虫灾害,东北地区玉米螟危害严重度也呈下降态势。

(宗 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