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正加速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构建新的商业规则竞争形态,供销合作社企业发展必须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以“高高山顶立的站位、深深海底行的执着、平地起风雷的气势”在新常态下嫁接互联网思维和方式,融合信息经济发展,进一步为未来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讲述人: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党委书
记、理事会主任 马柏伟
整理:本报记者 高瑞霞
当前浙江省已将信息经济列为支撑未来浙江发展的7大万亿级产业之一,互联网和信息经济将是新兴企业创业和传统企业转型的重要领域和载体,将创造更多的市场机遇。供销合作社要积极适应这一时代变化,借力互联网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与经营服务转型。
就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来说,我们计划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研究切入,形成多点对接、多样发展的局面。其中,在平台建设上,搭建“智慧农资”平台,参与供销“百馆万店” 建设,筹建浙江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在贸易经营上,通过淘宝、天猫、速卖通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及各行业垂直网站拓展销售渠道,开展线上营销。在大宗物资等领域参与电子交易,在消费品领域探索O2O模式;在队伍建设上,积极吸纳电商人才,组建专业团队,以人、财、物的全面支持及机制创新来支持团队创业、促进信息经济业务板块孵化;在企业管理上,推动管理信息化、业务信息化,积极以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工具推动传统管理方式变革。
发挥互联网的力量,要把握和实践三句话:一是高高山顶立。即从更高站位来认识和理解互联网发展趋势、催生的市场影响,把握互联网要义,将参与互联网与信息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二是深深海底行。即坚持谋定而后动,崇尚实干,务求实效,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付诸行动,一项项抓进度,一件件抓落实,真正化挑战为动力、变机遇为成果;三是平地起风雷。即结合互联网特性,善于“无中生有”,敢于想象、敢于突破、敢于跨界、敢于创新,在不断探索中培育形成信息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实践中,我们的企业都做出了不同的尝试。比如,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提出要运用互联网用户思维、极致思维、流量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和大数据思维等创新浙江东海商品交易中心商业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与系统打通产业客户、仓储监管、智慧物流、金融服务链条,促进银行、小额贷款、第三方支付与交易平台的无缝对接;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围绕农业生产和农资应用,以农技服务为切入点,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功能拓展,将“智慧农资”打造成为全国性的农资行业第三方电商平台。以农资为核心,研究主业对接电商思路,鼓励支持专业子公司在电商上开展试点;福士达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以轻资产、高效能的资源配置原则,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方向,推动外贸平台打造、海外建仓,创新发展服装、茶业、汽配等内贸经营,探索准金融业务与互联网经济的有机结合,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多方式、全方位地提升公司经营,在在线收废、大桥塑料城等项目上取得了新成效;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提出通过与易农网和淘种网等专业网站合作进一步试水电商,并以微信公众号、微商加强用户开发与互动,促进品牌打造;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提出围绕建设成为具有龙头地位、领先优势、持久价值的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农产品开发销售服务品牌,以“浙江馆”建设为重点,搭建浙江农产品网络大平台。此外,以“聚土地”发展为特色,着力形成可复制可持续模式。并以资本化方式,探索介入新农业项目孵化。新田园公司提出围绕“联合、共享、共赢”,多渠道拓展农产品电商业务,推进O2O发展,并打造电商产业链。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互联网是变革的焦点,要推动传统商业的互联网化,以互联网的思维来创新经营管理。存大志在胸,凝共识于心。展望未来,互联网时代将开启本级经济全新的发展旅程,加速实现我们做大做强、基业长青的发展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