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推动体制变革
如果没有企业部门产能过剩、PM2.5昭示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已达到或接近极限、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则很难出现企业、个人、政府三方对改革的共识。或许这是“创造性破坏”在体制创新层面的版本,才有了“自贸区”等努力,进一步优化政府与市场、要素与产出、国内与国外等关系,其产出的不是GDP,而是新的游戏规则。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陆 磊
我国金融体系日渐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金融机构纷纷登上金融业的舞台,立足于不同的功能定位,满足居民和企业不同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金融体系不断丰富完善,从商业银行的一支独秀逐步演变为各类金融机构百花齐放。
——银监会非银部主任 李伏安
警惕人民币贬值可能引起的“羊群效应”
人民币贬值利于中国出口,但会对大量借入外债的企业造成冲击。此外,一旦人民币贬值,由于“羊群效应”,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使中国经济宏观形势复杂化。当然,这仅仅是各种可能性之一,但我们必须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余永定
人民币国际化渐入深水区
人民币国际化在金融领域内获得突破,已渐入深水区。下一步所涉及的相关改革和开放都可能是攻坚克难类型的工作,并伴有一定的风险。随着人民币在金融领域使用的发展,当局应尽快推进有关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的风险控制研究,做出规划,前瞻地安排应对举措,以未雨绸缪。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 平
应加强对征信行业应用大数据的监管
随着各种互联网平台的兴起,部分平台经营者打着信用消费的幌子,搜集并售卖贷款申请主体及家庭的生活信息、医疗、行程等隐私信息。对此,监管机构应该通过立法明确禁止非必要信用信息的搜集活动,以避免非法滥用大数据、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并在此前提下,联合网监部门加强监督落实。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林采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