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我国将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加上之前的上海,全国形成了4个自贸区试点,布局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发达地区。
第二批自贸区花落津粤闽,被业界认为是恰逢其时,为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定下基调。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2013年GDP数据显示,天津人均GDP率先突破10万元大关,连续两年居首,广东省GDP则总量率先突破6万亿大关,蝉联第一;福建则在人均上排名第9,总量上位列第11,经济总量与马来西亚相当。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
【选址】:涵盖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新片区,总面积116.2平方公里。
【关键词】:“对港澳开放”、“全面合作”
【功能定位】:积极扩大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发展新型国际贸易方式,探索建设现代金融服务创新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升级版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升级版。
对港澳自由贸易是特色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曾表示,“粤港澳自贸区”是一个区域性的自贸区,相比上海自贸区,粤港澳自贸区更突出对港澳自由贸易的特色。 在海关监管方面,探索建立“前展后贸”的贸易模式,实现就地观摩、签订合同、办理进出口手续,并允许货物出区展示展销;支持园区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扩大“绿色关锁”的实施范围,即从陆路口岸延伸扩张到海空港口岸,探索推进粤港澳三地监管结果互认、监管数据共享。在此基础上,探索粤港、粤澳两地一检模式,试行“单边验放”。
在金融创新方面,支持广东省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企业债券、允许办理自贸园区居民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汇款业务、鼓励自贸园区银行机构拓展区内企业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业务、允许港澳银行机构为在自贸园区投资设立的港澳台资企业提供人民币贷款和跨境资产抵押服务、允许自贸园区银行机构与港澳银行同业开展跨境人民币银团贷款业务。
此外,对港澳投资者在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研究制定与国民待遇不符的负面清单。对于负面清单未列出的服务业领域和措施,不再对港澳投资项目进行准入前核准和合同、章程审批,港澳投资者直接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市场主体登记手续。
朱小丹表示,未来粤港应加强于金融服务及金融创新方面的高端领域合作,如推动双方于前海的合作,包括离岸人民币业务方面的合作。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
【选址】:涵盖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东疆保税港区,以及天津港保税区(含空港经济区)3个功能区,总面积约119.9平方公里。
【关键词】:“推动贸易便利化”
【功能定位】:从自贸区的基本要求出发,对照天津已经获得的先行先试政策,天津建设自贸区可能的突破方向,不外乎是服务贸易和金融业的开放。
京津冀一体化的新变量
京津冀一体化是个老话题,如今天津自贸区的设立为其增加了新的变量。
“既然一体化,就不能各搞各的,功能要互补。北京天津这么近,互相竞争不合作不通气本身就是问题。另外,河北是京津的腹地,要发挥京津的带动能力,让河北同步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表示,未来两大都市功能要划分,和其他城市功能也要划分,要明确分工,大家要采取合作的态度。
1月4日,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主持召开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强调,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各项实施方案,明确各片区功能定位和试验重点,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改革达到预期目标。要积极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扩大服务业开放,创新境外投资管理模式,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深化国际结算中心、期货保税交割、跨境电商、航运发展等各项改革试点,促进国际创新资源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要深化金融领域创新,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在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资金融机构设立等方面大胆创新,千方百计进行探索,努力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要精心设计自贸区行政管理体制和组织架构,做好专业人员培训、信息系统建设、业务流程梳理、相关政策落地等工作,使每一项任务落实到位。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选址】:包括福州片区、厦门和平潭片区,总面积118.04平方公里。
【关键词】:“两岸”、“海丝”
【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投资环境国际化的实验区和两岸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先行区的具体内涵,在吸引台资和对台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等方面加大制度创新,凸显厦门服务中央对台工作战略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作为。
打造“海丝”建设核心区
福建的厦门,台湾的高雄。分处台湾海峡两岸的两个城市,上演了跨越海峡“牵手”17余年的“双城记”。如今,以对台为最大特色的福建自贸区获批,为推进闽台区域合作营造新优势、开创新机遇、提供新动力。台湾国政基金会科技经济组副研究员谭瑾瑜认为,福建自贸区除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内容的先行先试之外,还需积极寻求两岸自贸区合作的可能性。
自福建自贸区范围上月对外公布起,福州市自贸办就由“备战”状态进入了“实战”阶段。
“福州自贸区拟着力打造‘海丝’建设重要平台。”市自贸办工作人员表示,将推进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建设,鼓励台湾涉海企业通过交易所与国际市场开展交易,实现交易所在国际市场中“线上交易,线下交割,人民币结算”功能,力争在今年3月份上线。还将在1-2个东盟国家建设交易所分中心。或将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金,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将构造支持企业“走出去”及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结构。
除了已推进建设的交易所外,福州市还将力争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金,通过基金的股权、准股权投资,并与国家开发银行配套运作,完善信用链,构造支持企业“走出去”及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结构,突破瓶颈制约,促进企业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互联互通及区域一体化进程。
不论是上海自贸区的开放倒逼改革,还是第二批自贸区的扩围,其用意都是要在新常态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进行新一轮体制创新。
粤闽津三大自贸区能否绽放异彩,关键还是在于其能否结合自身区域特色,创新思维,积累出先进经验复制到全国。我们拭目以待。
(本报综合)
相关链接
2014自贸区的十大关键词
【央行30条细则渐次落地】
时间:2014年2月
事件: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分别出台《关于上海市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进一步简化了经常项下、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并对境外人民币借款,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经常项下集中收付业务做出具体规定。另外,第三方支付也加入了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的队伍。
【自由贸易账户】
时间:2014年5月22日
事件:央行上海总部在5月22日正式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试行)》在内的两个文件,FT账户体系正式落地,随后,沪上七家银行在6月18日获准开立FT账户。
【主席和总理考察上海自贸区】
时间:2014年5月23日、2014年9月18日
事件:5月23日-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上海自贸区。9月18-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上海自贸区。
【贸易便利化重磅改革:单一窗口上线】
时间:2014年6月18日
事件:洋山保税港区的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式上线运行,首期试点项目有两个:一般贸易进口货物的申报与结果反馈、船舶出口岸联网核放。
【自贸区基本法开始实施】
时间:2014年8月1日
事件:《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开始试行,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自贸区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共9章57条,涵盖管理体制、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服务、税收管理、综合监管、法制环境等7方面内容。
【上海黄金扬帆起航,原油期货获批】
时间:2014年9月18日、2014年12月12日
事件: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正式推出,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其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原油期货交易。
【中韩、中澳结束实质性谈判、亚太自贸区起步】
时间:2014年11月
事件:APEC高官会上,初步敲定亚太自贸区路线图;11月10日,中韩结束实质性谈判;11月17日,中澳实质性结束自贸协定谈判。
【政治局集体学习自贸区建设】
时间:2014年12月5日
事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国务院批复第二批自贸区】
时间:2014年12月12日
事件: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并要求抓紧制定新设自贸园区具体方案。
【上海自贸区扩围】
时间:2014年12月28日
事件:上海自贸区扩区一事敲定:新扩进陆家嘴金融片区(34.26平方公里)、金桥开发区片区(20.48平方公里)和张江高科技片区(37.2平方公里),扩区后总面积120.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