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抽检377批次药品不合格
本报讯 日前,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药品抽检结果,共有72个品种的377个批次不合格。
今年第三季度,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全省范围内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了药品质量抽查检验。本次共抽检了1322个药品品种的8201个批次,涉及到149个药品生产企业、2103个药品经营企业和742个医疗机构。结果显示,共有72个品种的377个批次不合格。
此次公布的不合格药品名单显示,食药监部门在广东茂名、江门、佛山、中山、深圳、梅州的上百家药店、医疗机构中,抽检到的福建乐尔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黄连上清片(0.30g/片)普遍被检出性状不合格或者砷盐含量超标,涉及批次多达27个。同时,该公司生产的牛黄解毒片(每片重0.3g)的多个批次也在梅州、汕尾等市被检出性状不合格。另外,广州东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氯霉素滴眼液(8ml:20mg)的多个批次产品也在清远、中山、惠州、汕尾、梅州等被检出不合格。
(赵兵辉)
网上热卖羽绒服合格率23.7%
本报讯 近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公布了抽查天猫淘宝热卖羽绒服质量状况。根据抽查结果,在被抽检的38个样品中,仅9个样品合格,合格率23.7%。在不合格的29件样品中,有26件样品完全由粉碎毛、毛片或者化学纤维填充,无法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协会负责人表示,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对淘宝、天猫在售的羽绒服进行了质量抽查。中羽协在淘宝、天猫上匿名购买了销量排名比较靠前的羽绒服38件,其中男装8件、女装21件、童装9件。
样品抽检工作以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标准为检验依据,对样品的绒子含量、含绒量、蓬松度、清洁度、耗氧量等主要指标进行检测。所有样品中,绒子含量不合格样品28件,蓬松度不合格样品26件,清洁度不合格样品3件。
(刘旭)
791种不合格饮料被曝光
本报讯 近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了今年第二阶段19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监督抽检信息。瓶(桶)装饮用水、纯净水等微生物超标问题仍较为突出,不合格率超过两成,791种各类饮料被曝不合格,其中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其他瓶(桶)装饮用水样,抽检样品不合格就达775种,占97.97%。不合格样品中,也不乏乐百氏、汇源、怡宝等知名品牌产品。
据了解,本次抽检的饮料主要包括瓶(桶)装饮用水、果蔬汁饮料、碳酸饮料(汽水)、蛋白饮料、茶饮料、固体饮料、其他饮料。抽检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71个指标。抽检饮料样品4881批次,覆盖31个生产省份的3192家企业。
其中,抽检饮用纯净水样品2088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475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22.75%。抽检天然矿泉水样品652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31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4.75%。抽检其他瓶(桶)装饮用水样品909批次,不合格样品数为269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29.59%。
(张然)
瑞丰馒头菌落数超标33倍
本报讯 近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14种不合格食品下架停售,其中,由北京建海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4种“瑞丰”牌馒头样品均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最高超标达33倍。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本次通报的6种不合格食品中,有4种“瑞丰”牌馒头样品被检出菌落总数大幅超标,分别是:刀切馒头、风味小馒头、风味馒头(热加工产品)、精制馒头(热加工产品),实测菌落总数超标最少约为11倍,最高为34倍。以上馒头样品均为北京建海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
据了解,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总数超标可能由于原料、包材或生产加工过程受微生物污染,生产加工过程中手工操作较多,人员、设备和环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灭菌不彻底或在储运过程中未能持续保持储运条件等原因造成。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