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2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数字时代的品牌演进

□ 张杰

 

  当可口可乐崛起的时候,品牌的定义是:“包装、口号和一个神秘的配方。”当耐克当红的时候,品牌就是巨星和他们的精神;当宝洁横扫日化行业时,品牌就是多树形体系、功能定位和360度管理。可见,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用,品牌的演变总是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迁,但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变迁中始终存在一个核心,那就是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正是品牌变化的原因,当电商把数以万计的选择带到消费者眼前的时候,同时也带来了选择恐惧症,如何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反而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而品牌的存在,满足了这一需求,因为品牌带来的是确定性和安全感。

    在更高的需求层次上,品牌带来了表达需求的满足。之所以苹果和星巴克如此成功,因为它们不仅带来使用上的高质量,同时也带来文化和标签,帮助消费者在社会群体中表达和突出自我。

    文化和标签是社交平台重要的因素,社交平台从本质上来说是社区圈子的网络表现,这些社区都会有自己的文化来聚拢相同兴趣和文化背景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签。同样,品牌也是按照这样的要素来表现的,这使得有品牌的产品在网络上更容易获得认同和传播。这使得品牌可以帮助消费者找到同一类的人,从而获得认同的满足。

    可见,在选择自由度爆棚的数字时代,简单而单一的产品定义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们的需求会变得复杂,往往结合了多层次的需要,而只有品牌才有如此复杂的结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品牌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消费需求。

    虽然很多人说拿小米来说事的营销理论都是忽悠,但是我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小米的成功不是什么粉丝经济的成功,而是品牌运作的成功。

    相比之下,锤子的困境也印证了这一原因,我们可以看到锤子的公关运作并不差,其创始人也拥有大量的粉丝,但是定位策略是一大失误,其定位非常含糊不清,你几乎无法理解这个品牌到底是为哪种人群和哪种需求而做的,这让整个产品的推广都失去焦点,而且无论使用“世界上第一好的手机”还是“第二好的手机”都无法凸现其品牌文化,个人觉得还不如以其创始人的性格来作为口号“一款较真儿的手机”更好一点,起码这是个容易获得认同的标签。

    可见,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并没有让品牌过时,而是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重要性,而且品牌的运作也与往日不同,需要更复杂、更精细的方式。任何一个希望在市场上取得良好表现的产品,都应该前所未有的重视品牌的建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