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梦希) 12月9日,证监会公布资产证券化新规后的首单产品——中和农信2014年第一期公益小额贷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下称“专项计划”)成功设立。计划管理人中信证券将购买国内最大的公益小贷机构中和农信的公益扶贫小额贷款,并以贷款回收的现金流为支持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该资产支持证券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该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将资本市场与“三农”扶贫机构进行嫁接,有效缓解了此类机构的资金匮乏问题,为市场化解决“三农”问题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
据中和农信总经理刘冬文介绍,以往每到年初备耕期,中和农信农村放款资金缺口就骤然放大,本次中和农信于年底开展证券化融资,将用于在贫困县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解决农村备耕期的农户贷款难问题。该专项计划发行总额5亿元,预期发行期限为发行之日起3年以内,其中循环期2年,分配期预计不超过1年。
该专项计划的基础资产是以中和农信作为原始权益人、对18-60岁已婚女性发放的小额贷款,资产池共有12万多笔小额贷款,平均单笔贷款余额4492元。
作为农村金融扶贫的有效手段之一,公益小额信贷虽然日益受到各级政府以及客户的认可,却一直备受资金困扰,进而影响其扶贫力度以及规模扩张。
目前,中和农信开始向资本市场伸出橄榄枝,希望借资产证券化盘活自身存量资产,扩大规模,通过资本市场这座桥梁,聚社会之力解决社会问题,共同打造公益小贷融资的创新模式。
作为国内最大的公益小额信贷机构,中和农信累计在贫困地区发放小额信贷91万笔,80.9亿元,超过200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截至2014年11月30日,中和农信的小额信贷业务覆盖全国16个省的133个县,现有贷款余额17.5亿元,有效贷款客户23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