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米10月出口量创今年新高
本报讯 泰国大米出口商会会长乍伦近日表示,今年10月泰国大米出口数量超121万吨,为年内单月出口最高,比9月增加59.3%。
据分析,10月泰米出口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外需要赶在圣诞节和新年前完成进口大米工作,另一方面是泰国要交付此前与中国、菲律宾和印尼签署的政府对政府采购合同规定的订单。
对于今年11月的出口形势,有关人士估计大米价格会随着市场行情和泰铢贬值因素而呈下降。不过11月底大米价格会有所上升,因存在客户订单交付相对集中的因素,同时泰铢有升值势头。
(世 文)
俄罗斯肉奶制品进口量大降
本报讯 据俄罗斯农业部日前发布的消息,本年度俄罗斯肉奶产品进口量均大幅减少。
俄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至11月24日,不计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内贸易量,俄罗斯肉类产品进口量为110.93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32.6%。数据还显示,本年度俄罗斯奶粉类产品进口量为2.07万吨,下降48.4%;奶酪类制品进口量为17.47万吨,下降39.6%;奶油类产品进口量为6.29万吨,下降2.4%。
为回应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数轮经济制裁,俄政府8月公布食品进口禁令清单,宣布今后一年内,暂停进口原产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国的肉类、奶制品、果蔬等。
(张继业)
七成韩企认为FTA系进军中国市场良机
本报讯 韩国工商业联合会近日以韩国700家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关于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企业认为韩中FTA将为韩企进军中国市场创造良机,而余下25%的企业则认为韩中FTA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快进军韩国市场。
结果显示,51.7%企业认为韩中FTA给韩企带来实惠,而有40.9%的企业认为韩中FTA得失尚难定论。对于“借力”韩中FTA,只有1.7%的企业表示已经制定了计划。有29.1%的企业表示正在制定当中或即将着手。而有69.2%的企业表示“还没开始制定计划”。对于还未着手制定计划的原因,有38.3%的企业表示韩国国会批准FTA的时间难以预测,有28%的企业认为中国市场变化太快。
大韩商工会议所方面指出,与韩美和韩欧FTA相比,韩中FTA开放程度较低,但鉴于中国市场的变化速度较快,韩国企业应当把握占领市场的先机。
(仲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