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产业危局”中的金融力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倾力扶持地方经济发展
□ 本报记者 刘小萃 臧洪菊

 

    新一轮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给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破旧立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危机的挑战。产业危局中,农村金融机构该如何发力?

  新一轮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给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破旧立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产业危机的挑战:新农村建设开始追求彻底地脱贫与致富;中小微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中,等待着转型发展的契机;地方产业在探寻走出“寒冬期”的路径……

    产业危局中,农村金融机构该如何发力?对此,记者走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掘“产业危局”中的金融力量。

    为村民,铺一条“脱困路”

    【对于坛板坡如何脱困、致富,那马镇党委书记李莺有很多酝酿良久的构想,但跟之前建房一样,由于村民自有资金有限,一切的实现,还要靠农信社的信贷扶持。】

    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坛良村坛板坡综合示范村,国家总理李克强亲切地与坛板坡村民坐在大榕树下唠家常、聊发展的照片,被放大了张贴在村上的宣传栏里。

    距镜头里的时间,仅有一年左右,坛板坡已然“旧貌换新颜”:昔日连片的旧瓦房成了照片里的记忆,140多栋有着壮乡风韵的小楼拔地而起,青瓦、白墙、斜坡面、木格窗……

    “两层楼,占地100多平米。”一聊起自家的新房,坛板坡村民黄秀练就乐得合不拢嘴。

    借这次村里房屋重建的机会,黄秀练把原来挤挤挨挨的旧房子翻了新。至于盖房子的钱,她说,跟村里大多村民一样,自家积蓄顶一部分,再从当地唯一的金融机构——南宁市邕宁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那马信用社贷一部分。这次,她家贷了3万元。

    目前,坛板坡已经有31户村民从那马信用社申请到了为期5年的住房贴息贷款,累计金额为145万元,其中,单笔最高额度为5万元。那马镇信用社主任方冠英估计,还将有20多户村民会提出该类贷款申请,累计金额约100万元。

    “西服穿上了,可口袋里没钱。”对于坛板坡的现状,那马镇党委书记李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她告诉记者,坛板坡是那马镇的贫苦村屯,人均年收入大约只有5800元左右。虽然在总理的关怀下,村里已经盖了房、修了路、引了水,大家也逐渐放开思想,把土地集中流转到合作社共谋发展,但要想真正改变昔日的贫困与落后,还需要大家从内心彻底转变“等靠要”的思想,去找寻更多的创收、增收渠道。

    对于坛板坡如何脱困、致富,那马镇党委书记李莺有很多酝酿良久的构想,但跟之前建房一样,由于村民自有资金有限,一切的实现,还要靠农信社的信贷扶持:村民创办农家乐、购买农机具和运输车辆、自主创业增收等等。

    对于坛板坡这样的新农村建设需求,邕宁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办主任班克荣告诉记者,该联社一直保持“配合地方政府规划,积极支持”的态度,通过农民小额信用贷款、联保以及抵押等方担保式,缓解农民的贷款难、抵押难问题。截至今年10月底,邕宁区农信社已累计投放农民危房重建和房屋加层贷款1260万元。

    据统计,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农户贷款46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放60亿元,10月末农户贷款余额936亿元,比年初增加82亿元,农户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31%。

    为企业,搭一座“发展桥”

    【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很多中小微企业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一路上,他们对转型后的未来满怀憧憬,却又不时地被途中的“融资难”唤醒。幸福集团,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2014年年初,在农信社2000万元信贷资金的扶持下,广西幸福集团在那马镇坛板坡占地1000亩的石斛种植基地建设工程顺利开启,成为带动坛板坡经济发展的一大希望,也标志着该集团从“地产行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目标的又一次迈进。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结构过剩态势,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下,处于竞争劣势的中小地产商开始另图发展,跨界、转型,已成趋势。2013年,幸福集团面向“现代农业”迈出了转型的步伐。

    “主要问题还是‘融资难’。”聊起转型的羁绊,刘诸雄坦言,“因为农业抵押物不稳定,自然风险大。今年两次台风,我们就损失了七八百万元。”

    “对这样的企业,我们在深入调查了解之后,会采取多种形式的信贷支持。”南宁市邕宁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大沙田信用社主任苏一协说。

    目前,为支持幸福集团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型,邕宁区农信社已通过房产抵押、公司互保、林权抵押、土地经营权贷款等多种形式,为其提供了累计约1.4亿元的信贷资金。

    对于企业在转型发展中的融资难题,武鸣县“一鸣红”香蕉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梁红莲也同样深有感触。

    “一鸣红”香蕉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有社员215人,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当地香蕉种植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13年,该合作社从当地农信社申请到了首笔针对合作社的、额度达500万元大额贷款。

    “一棵香蕉苗3.5元,台风一刮,一分钱都不会剩。”对于“贷款难”,梁红莲也倍感无奈,“没有抵押物,农业保险公司又因为风险大、赔偿多,一直不敢介入。”

    “内部讨论了两三个月,至少开了3次大会。”武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部经理韦永乐说。曾经,对于该如何为无抵押、无担保,但却发展前景可期的“一鸣红”提供信贷扶持,他们信贷部“伤透了脑筋”。

    现如今,“一鸣红”已累计得到武鸣县农村信用社1000万元的信贷扶持,香蕉种植面积占武鸣县香蕉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实现年利润5000万元。

    “目前‘一鸣红’还有1000万元的资金缺口,我们将尝试以信用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产品未来收益权抵押等方式,来满足他们的信贷需求。”韦永乐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每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大概要为全区1.5万家类似的小微企业提供优质的融资服务,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抵押难。

    今年以来,全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83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放204亿元,10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59亿元,比年初增加24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区金融同业45%。

    为产业,亮一盏“护航灯”

    低迷的糖业究竟何时才能走出“寒冬期”,目前依旧尚无定论。但武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部经理韦永乐告诉记者,“无论怎样,我们农信社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蔗农、蔗企发展,与他们共渡危机。”

    对于像武鸣县德灵村的尹重强老汉一样、多年以种植甘蔗为生的蔗农而言,“糖业危机”四个字,已是必须接受的残酷现实。

    受国外低价进口糖的冲击和国内产糖成本居高不下的双重影响,我国糖业整体走入了低迷期。价值千亿元的糖业前景扑朔迷离,千万蔗农的利益受波及……糖业“寒冬期”的冷意,在广西糖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传导。

    59岁的尹重强老汉原有55亩甘蔗地。他告诉记者,在价格好的时候,他一亩甘蔗地就能产200吨的甘蔗,一吨甘蔗能卖上500元钱。他每年都得拿农信社发的小额农户贷款证贷些款,购买种子、化肥和付人工费。种植甘蔗所得的丰厚收入,也让他早早盖起了新楼房,成为村里连片“甘蔗楼”中的一道风景。

    武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计划信贷部经理韦永乐介绍说,糖业是广西的特色支柱产业。一直以来,在这一产业的带动下,全自治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给予信贷资金扶持的、像尹老汉这样发家致富的蔗农,不在少数。

    数据显示,仅2012年,广西农信社就发放了78亿元贷款,支持了广西117家制糖企业中的98家发展扩大规模,为糖企代付农民原料蔗款110亿元;带动了56个县、近2000万农民种植原料蔗,其中有36个贫困县靠发展原料蔗生产走上财政脱贫农民致富之路。

    不仅如此,多年来,广西农信社充分发挥广西人民自己的银行、服务“三农”的银行的优势,不遗余力支持林权、制糖、桑蚕、酒精淀粉以及畜牧养殖等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每年向这些行业发放贷款200多亿元,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

    “也是在那段时间,为满足蔗农的信贷需求,我们把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的授信额度,从之前的1-3万元,调整到了目前的最高额5万元。”唯永乐说。

    “但现在,蔗糖的价格是跌了。”谈到现状,尹老汉之前还略显兴奋的眼神,流露着些许失落。

    广西糖业发展局副局长张鲁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广西已经是连续两个榨季下调了甘蔗价格。他预计,今年甘蔗价格很有可能再降90元,达到350元/吨。“这样的价格对农民来说肯定是要亏的。”

    随着甘蔗种植利润空间的减缩,尹老汉发现,周围很多蔗农开始改种其他收益略高的农作物。在今年三月,他也没再坚持,把6亩甘蔗地改种了柑橘。

    “蔗农的放弃,是最为让人担忧的。”一位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毕竟,食糖是我国战略储备物资之一,产业链下游的蔗农大面积放弃生产,就相当于被人扼住了这一产业的咽喉。”

    低迷的糖业究竟何时才能走出“寒冬期”,目前依旧尚无定论。但武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信贷部经理韦永乐告诉记者,“无论怎样,我们农信社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蔗农、蔗企发展,与他们共渡危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