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生鲜创新也要讲实效

□ 程相民

 

  做超市这个行业,特别是做超市生鲜工作,就是做好老百姓生活中“吃”的问题。当然随着大家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节奏的加快以及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吃的层次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从这一点来讲,创新就是适应新变化新需求所作出的前瞻性的调整。创新不需要我们天天挂在嘴边当成口号喊,也不需要我们非要搞出个高大上的东西一鸣惊人才算创新。我们的每一项创新与改变都需要借助众人之力,更需要汇合众人之智。

    如何对待创新

    我们的门店是否给了员工一个创新的土壤?如何鼓励大家去积极探索创新?对于有创新的员工我们拿出了什么激励政策?如果作为管理层的我们都习惯了墨守成规,大家真的就成了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了。大家有了新点子和新主意,敢于提出并付诸实施的话,那么实施后对顾客而言带来的是新奇感和新鲜感,是客流的提升,更进一步带来的是业绩的提升和利润的增加。退一步思考即便是创意搁浅了你又损失了什么呢?所以可以这么讲,不重视创新与改变的管理者,绝不会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如何去做生鲜创新

    首先,发挥员工和促销员的作用。我们的员工和促销员,每天处在工作一线,时时摆弄商品,处处与顾客打交道。他们最清楚我们的商品应该怎么包装才能更漂亮,应该怎么陈列才能更吸引顾客,应该怎么介绍顾客最乐意接受,应该怎么去介绍顾客才能买得更多,以及顾客对商品的建议是什么等等,这一块资源该怎么利用呢?

    案例:按照零售行业的要求,在早晨营业之前商品必须全部到位,需要丰满新鲜。但是小王经历过的一件事情还是带给我们大家一个很好的思考。

    小王所管理的生鲜区每天都有一日双劲爆,价格的确是很劲爆,带来了很多的客流。有一天生鲜双劲爆一个是一款很劲爆的蔬菜,另一个是肉课的猪蹄,售价9.9元/斤。早晨开店前的巡店中小王发现猪蹄只有挂好的POP价格牌,下面是陈列的冰台,冰台上面一个商品都没有。看到这个现状小王当时就有点恼火,立刻把肉课的资深员工叫过来,情绪故作镇定地问是什么原因,这位员工说:第一,这个猪蹄在我们对面的永辉价格是比我们贵的,价格上有优势;第二:我们的库存备货3吨,货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开店就大堆头陈列这些商品,肯定会给顾客留下一个货量很足的印象,顾客反而会不慌不忙;第三:今天一日双劲爆还有一款是蔬菜的劲爆商品,开门进来的顾客会直冲蔬菜,买完菜后才可能来抢猪蹄......开店了,果真如他所说,首先冲进卖场的中老年人以百米赛跑的速度直奔蔬菜区抢购促销蔬菜,只有寥寥几个顾客来到肉课区域抢猪蹄,这个员工就给顾客做解释:对不起了各位叔叔阿姨,猪蹄正在收货部收货,大家耐心排队,大约5分钟就能拉到卖场,哎,这几个顾客还真听话,马上排起了队伍,该员工还故意大声组织排队:大家排好队,9块9的新鲜猪蹄马上就到了,真是太划算了。他这样大声一喊,一些买完菜的或是在其他区域的顾客都会注意这边,中国人的从众心理是如此严重,他们纷纷来排队,人是越积越多,队伍是越排越长,秩序也很好,果不其然,在这次活动中,猪蹄销售一空,销售排在了区域第一,事后小王了解了其他兄弟还剩余了很多库存,和其他兄弟店一样,如果这次大批量陈列出来,仅凭早晨开店顾客对猪蹄的热情度来讲,肯定不会销售这么火爆的。

    在日常工作中这样好的创意想法大部分都来自于基层的员工和促销员。正是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参与,我们才做出了很多新创意新想法,同时员工也能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和尊重,他的创意成功了,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会更强,顾客也感觉到了我们更贴心了,门店的业绩和销售也增长了。

    其次,没有灵感时就到竞争对手处去闲逛。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普通的顾客位置,边走边看边思考,对于疑惑还可以和他们员工交谈。有时候在自己店里久了,习惯成自然,思想也容易保守。去竞争对手的超市、菜市场、专卖店去逛上一圈,看看最近有什么新的商品上市,有什么新的陈列创意,有什么新的售卖方式和主题活动。他们对趋势的把握很强,有时候就售卖一个商品就能养活全家,好好俯下身子和他们聊一聊,你的灵感会永不枯竭。

    再次,重视顾客对你的反馈,他们可是我们卖场经营的评委。我们每天高喊:顾客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行动跟上我们的口号了吗?因此作为管理者每周必须做两件事情:第一:每天至少要和3名来店的顾客聊天,就是在卖场边走边聊,了解我们的商品情况,我们的卖场服务,我们的各个环节情况。通过聊天你会从顾客的购物比较中发现,我们具体哪一个商品比竞争对手贵了,我们哪些商品缺货了,缺货了的商品顾客会到哪家竞争对手处去购买?还有就是他们会给我们提一些他们的看法,这些就是我们改进创新很好的出发点。第二:每周拿着店里的卖场布局图,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从入口开始跟踪一位顾客在卖场里购物,他走的动线我都会在布局图上标出来,他在那个商品前驻足,他触摸了那个商品,他购买了那个商品,都要在布局图上打上不同的符号。等整个购物结束了,把他请到客服处,交流了解他们为什么走这条路线,为什么在这个商品前驻足却没有购买等等之类的话题。整个陪同下来你会发现卖场动线布局的问题,你的商品组合的问题,你的营销方法的问题等等,在现在看来已经习以为常的商品组合,例如:无糖食品区、老年用品专区、滋补配方免费送等等最初都是这么来的,比如有家超市今年夏天一老年顾客想吃煮鲜花生,管理层就有了灵感,马上就在熟食课搞了个“农家小院”主题区陈列,里面有煮花生、煮毛豆、煮玉米、煮地瓜、煮紫薯、煮山药等等。其实生活中很多创意都是根据顾客的建议第一时间去做的,并且取得了成功。

    最后,作为管理层要反思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把握。现在新媒体信息铺天盖地,但是我们缺少对信息的鉴别、选择和阅读。我们有没有利用好这些当前的热点信息,用于商品营销的创新。从汶川大地震募捐到商品义卖、08奥运会火炬传递到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从电视的选秀节目到舌尖上的中国,从O2O到双11,都会成为我们营销的抓手,这些我们把握住了吗?

    月初发生在北京APEC会议上的两件事情,如果我们把握得好就可以用于我们的营销,一个是:日本首相安倍在北京看片烤鸭的信息加照片,我们完全可以转接到我们卖场的烤鸭销售中;另一个是:习近平主席在水立方宴请各国政要的四菜一汤和很多西点、红酒,完全可以在熟食搞一个“舌尖上的APEC美食,欢迎大家来品尝的”主题促销活动。如此之外的进口水果,东南亚水果完全也可以搞这么一个APEC主题等等,大家要善于利用当前热点,做好我们的营销活动。

    作为从事服务行业的一员,我们一定要学会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中发现信息的能力,或许在举手投足间,就会有一个新的灵感,就会对工作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