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内地机采棉缘何难推广?
带头人、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一个都不能少
□ 本报记者 吉宝飞

日前,山东省潍坊市供销合作社采购的采棉机在棉田里帮助种植大户采收棉花。为了推广机采棉种植,潍坊市社每亩棉田只收六十元成本费,比普通种植每亩节约成本六百元。 潍坊市社供图

    当前,天气日渐寒冷,然而山东潍坊市昌邑县棉农朱泓仁心里却暖洋洋的。因为他今年的400亩棉花从种到收全部是机械化操作。“种的时候全是机械种,收的时候也是专门的机械,不用雇人,更不用愁卖,直接都被他们收走了。比自己种省力、省心,收益还高。”朱泓仁很是高兴。

    朱泓仁口中的他们是潍坊市供销合作社。从去年开始,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在寒亭、寿光、昌邑等地开始试验机采棉种植,今年在这三地的机采棉面积推广到5万多亩。为此,潍坊供销合作社建立了渤海湾机采棉现代科技示范园,布局从良种繁育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

    而日前,据《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山东省农机局计划,将力争用3年多时间,全省棉花采收机械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为此,山东省加大了对采棉机具的补贴。

    山东是除新疆外,内地第一个实现机采棉的省份,也是当前内地发展机采棉面积最大的省份。山东缘何能率先推广机采棉,并取得如此进展?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身体力行做表率

    “要想推广机采棉,首先要有人种给农民看,让棉农看到机采棉的好处,他们才肯接受。”潍坊市供销合作社副主任赵长森如是说,因为近几年,棉花种植成本连年增高,特别是由于当地的大部分人都到工厂打工,采摘成本一年高过一年,去年人工采摘费更是涨到了1.2元/斤,大大增加了植棉成本,降低了植棉效益。所以,为了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推广机采棉种植,去年潍坊市社将规模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棉花产业,当起了机采棉种植的“带头人”,分别在昌邑、寿光、寒亭三地通过合作社各流转了1000亩土地进行机采棉种植试验,并获得了成功,明白清楚地向棉农展现了机采棉比普通棉花种植的优越性。

    据了解,今年,潍坊棉花种植面积在45万亩左右,同比减少25%。同时,棉花种植向寿光、寒亭、昌邑等盐碱地迁移。因为这些地方不适宜种植其他农作物,更适宜棉花种植,所以也更适合棉花规模化种植和推广机采棉。

    “机采棉种植必须要有规模。”赵长森向记者介绍,如果只是一家一户的一两亩地,棉种的点播机和采棉机都无法使用,必须是成片的大面积土地才适合推广机采棉。赵长森坦言,在当地土地流转并不容易,要想流转到成片的土地种棉花更不是易事。因为棉花收益不稳定,相比其他农作物偏低,连在一起的土地同一年并不一定都种棉花。所以,潍坊市社将寿光、寒亭、昌邑三地的棉花合作社、种植大户组织起来,成立了银海种植联合社,通过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流转土地,推广机采棉种植。

    因地制宜制种子

    有了带头人、解决了土地规模化,对于推广机采棉还远远不够,适宜内地种植的机采棉棉种、生产过程的土地耕平、棉株行距、各种生长管理等要素则都缺一不可。

    “因为新疆的天气气候和内地不同,所以,从种子的抗病性研发到种植的规模化,管理上的特定技术,再到最后的采收,都要因地制宜,不能照搬照抄。”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县农丰棉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金凯介绍,因为机采棉要求种植密度比普通的棉花种植密度要大,按照采棉机设定棉株间距种植。“潍坊的机采棉每亩种植5840株棉花,普通棉花种植每亩为3200—3400株,而新疆机采棉种植株数则更多。”刘金凯说。

    “机采棉的高密度种植,会不会导致棉花减产?是棉农是否选择机采棉的最大顾虑。”刘金凯解释道,当地的天气多雨、易涝,棉花种植密度大了势必影响棉花生长过程中的光照。如果棉花光照不足,前期容易得黄萎病、枯萎病,后期容易落桃,势必影响产量。而棉花一旦得了黄萎病和枯萎病,便无药可救,只能在研发中增强种子的抗病性。

    “内地推广机采棉种植,要有机构研发特定的种子。”刘金凯强调,“今年潍坊市社推广的机采棉棉种主要有内地岱籽棉126号和山东鲁棉研37号。”这两个种子是昌邑东方种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昌邑东方种业有限公司承担了当地的机采棉棉种研发。据了解,昌邑东方种业有限公司是潍坊市社社有企业,前身是昌邑棉麻公司,在2000年开始转向种子研发,2003年正式转型为昌邑东方种业有限公司。昌邑东方种业有限公司不仅研发适宜当地种植的机采棉棉种,还建起机采棉培训基地,免费为棉农提供土地耕平、棉株行距、各种生长管理等机采棉种植技术培训。该公司生产的棉种主要销往新疆,研发品种也主要是机采棉,所以,去年研发的3个机采棉棉种都很成功,抗病性非常好。

    巨资投入“免费”用

    机采棉种植的目的是实现棉花机械化生产,机采棉种植所需的点播机、喷药机、采棉机等机械工具是棉花机械化生产的关键。

    据刘金凯介绍,这些机械的价格都不菲,一台精良点播机13000—14000元、喷药机6000多元;而采棉机最贵,一台普通的美国凯斯的采棉机就要198万元,有的甚至达到300万元。刘金凯坦言,即使算上33%的农机补贴,这样大的投入也是种植大户和合作社都无法企及的。

    为了发展机采棉种植,潍坊市社在去年进行了巨资投入,不仅购买了众多的棉花精良点播机、喷药机,还购买了一台凯斯采棉机。赵长森说:“光采购的60多台点播机,我们就投入了300多万元。为了推广机采棉种植,播种时我们免费提供给种植机采棉的棉农使用。不仅如此,租赁给棉农使用的采棉机,我们也只收一点成本费。”

    “摘一亩棉花只要60元,比人工采摘节省费用600元。如果供销社不给优惠,摘一亩棉花要130—150元,算下来也省400多元。”朱泓仁表达了种植机采棉的缘由,“我看到机采棉种植降低了棉花种植成本,增加了产量,所以今年我也参与了机采棉种植。”他常年承包着400亩盐碱地,去年种的玉米,在看到有的社员因机采棉种植获益后,今年他全种了棉花。

    尝到甜头定决心

    解决了种、收的问题,加工便是机采棉种植区别于普通棉花种植的最后一个环节。渤海湾机采棉现代科技示范园便是潍坊市社布局机采棉种植的最后一步棋。

    “我们建设的渤海湾机采棉现代科技示范园今年已经投入使用。”赵长森对记者说,机采棉采摘后,要有相应的棉花加工设备。因此,我们利用系统的优势资源,获得省社直属企业山东天鹅棉机的支持,上了机采棉的系列加工设备。“在去年机采棉种植实验获得成功后,消除了农民的顾虑,今年的机采棉种植发展到5万多亩。”赵长森神采奕奕地说。

    “种、管理、采、卖,都不用操心,一亩成本比种普通棉花省400多元。”种植大户、昌邑农丰棉花专业合作社社员黄万喜给记者分析,虽然机采棉种植的生产管理费用比普通的高,但一亩棉花的产量可提高15%—20%,加上节省的人工采摘费,基本一亩机采棉可降低生产成本400元以上。这个账被黄万喜算得清清楚楚,在去年尝到了机采棉种植的甜头后,今年他毅然将2000亩地选择了机采棉种植,并表示会一直种下去。

    同样,今年,山东东营利津县依托春喜农机专业合作社和金富祥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机采棉1.2万亩,并建立了机采棉试验示范基地。在山东,除了潍坊外,东营、滨州等地的机采棉种植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前不久,山东省农机局在滨州无棣召开了机采棉现场会。通过观摩讲解的形式,让各乡镇农机主管人员、农机合作社、种棉大户直观了解了机采棉种植要求、标准、方式方法,学习各类新型农机具的作业原理和操作技术,激发农民发展机采棉的热情。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