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0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草根”银行成长记
—— 浙江义乌联合村镇银行微贷中心创新服务小微客户纪实
□ 本报记者 李玉萌

 

  浙江省义乌市,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所在地。开放的政策、遍地的商机让创业者趋之若鹜,但小微业务扩大经营规模时的融资瓶颈却成为其发展的痛点。因为缺少抵押物、抗风险能力弱、财务制度不完善等现实因素,他们往往被大银行拒之门外。

    “小微企业是构成义乌市场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是一个庞大的体量。大银行不愿、不敢、不屑的群体正是我们要服务的对象。”浙江义乌联合村镇银行董事长朱海荣认为,小微企业正是其“蓝海”。

    秉持打造“草根”银行的服务理念,截至今年9月末,成立仅16个月的义乌联合村镇银行已累计向小微客户发放贷款39.63亿元,占其总发放贷款数的92.2%。

立足小微 

外来的“和尚”会念当地经

    “你对义乌不了解,这里不需要30万元以下的贷款。”

    对于初到义乌的义乌联合村镇银行微贷中心负责人何发超和他的团队来说,这样的声音曾不绝于耳。

    对于将他们从四川“挖”到义乌的义乌联合村镇银行董事长朱海荣来说,最初也有些顾虑:一方面浙江和四川的经济环境不同,远水是否解得了近渴?另一方面银行和小贷公司的运营模式、客群范围不同,嫁接的“种苗”能否顺利开花结果?

    而何发超带领他的团队通过大量市场调研后得出结论则是:“微型信贷的客户是指在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少、抵押资产少、资金实力有限并且对微贷资金依赖程度高的群体,义乌的经济虽然比较发达,但这类人并不少。”

    其中,100余万从家乡来到义乌创业、生活的“新义乌人”就是典型的微型信贷客户,也是他们重点扶持的对象。

    针对义乌当地的经济环境及居民结构,结合微贷方便、快捷、灵活、小额、短期的特点,何发超确定了他的经营理念,即用利润覆盖风险,坚持“户数为王、小额分散”,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周转渠道,同时走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诚信贷”火把

照亮“新义乌人”创业之路

    站在义乌联合村镇银行微贷中心客户经理张健超的办公室窗前向外望,对面就是国内外知名的义乌国际商贸城。在那里有经营商位7.5万个、商品180多万种。

    “以它现在的规模如果在每家商位前停留3分钟,日夜不停地走,要3年的时间才能把它转遍。”张健超说道,“我几乎天天都在那里,发名片发宣传单、跟店家聊天,不聊天怎么能互相了解嘛。”

    店铺经营的商品虽然众多,但店主的困扰却有着共性。

    张健超了解到商贸城中经营店铺的“新义乌人”普遍觉得手里的资金不够用,他们需要的资金量大多在10万元左右,少的则只有2、3万元,由于很多店铺缺少抵押物和担保人,为他们发放贷款的风险高、人工成本高,他们常被银行拒之门外。

    做宫灯生意的郑士乾就是其中一员。2013年他从河南南阳来到义乌,开办了红彤彤喜庆宫灯厂,“批发商办年货、看款式,总让他们到厂里去也不方便。”于是,郑士乾打算到商贸城中租一间店铺,可是10万元的店铺租金却让他犯起了愁。卖宫灯存货的利润付过厂房租金、原材料费、人工费用之后,能够拿来周转的资金所剩无几。

    郑士乾知道,像他这样“无本地户口、无自有住房经营房产、无自有经营店面”的“三无”客户很难从金融机构贷到款。一天,他跟朋友吐露了自己的烦恼,朋友说起义乌联合村镇银行的“诚信通”贷款属于无抵押、信用放款,很符合他的情况,答应帮他咨询。

    得知郑士乾的贷款需求后,张健超和同事随即上门了解其经营状况,查看营业执照、房屋租赁协议、账面流水,并仔细询问其销售情况、利润空间、客户来源等,几小时的调查过后,二人告诉郑士乾等待答复,便离开了。

    郑士乾忐忑的心情终于在提出贷款申请后的第三天得到了平复,在他向张健超提交相关材料之后,短暂的等待便如愿得到了10万元的贷款。

    在风险防控方面,相比传统信贷更看重贷前调查时客户的财务信息,何发超认为,小微客户非财务信息同样重要。“如果一个客户在义乌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在踏实做实事儿,有一定的经营能力且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即使他缺少抵押物,我们也可以根据他的现金流来测算还款能力,同时通过内部的查询网站评估、大量的客户模型比对,通过有信贷委员会履行三级审批程序,来确定这个客户是否适合发放信用贷款。”如此,便大大降低了贷款的风险性。

    就这样,何发超和他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在义乌踏出了一方田地。

    “现在看来,我们初步达到了支持‘草根’经济,扶持‘新义乌人’创业发展的目的,也初步实现了自身较好较快的发展。” 义乌联合村镇银行董事长朱海荣点头肯定了他们的工作。

    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异地在义商户创业贷款2922笔,累计金额达10.33亿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