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0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造农民工的“随身银行”
——湖北省农信社贴身服务农民工纪实
□ 钟红涛 陈 志

 

  湖北是劳务输出大省,在外省务工人员达630多万人。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湖北省农村信用社十分关注这一群体的金融需求,对外出农民工全面调查建档、建立联系,积极提供存款、贷款、结算、工资代发等“一揽子”服务。农民工走到哪里,农信社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探索了一条贴身服务农民工的特色之路。

    调查建档摸民情

    近年来,湖北农信社大力实施“进村入户”工程,把外出打工人员信息作为调查建档的重要内容。基层各网点与村组干部建立长期密切的联系,聘请村组干部为信息联络员,与农信社客户经理一起深入村组、逐户上门,坚持“白天走访、夜晚建档”,开展农户“一户一档”的信息库建设工程,重点摸清务工人员流向及详细情况。

    信息库中的打工户档案坚持“五有”,即有打工户家庭基本情况表、打工地详细地址、联系方式、从事行业、收入情况。自2010年以来,该省农信社通过开展进村入户活动,建立外出创业农户经济档案200多万户,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金融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驻地服务解民难

    外出农民工出门在外,没有归属感,金融知识匮乏,对金融服务的了解严重滞后。为切实掌握农民工的需求,帮助解决农民工出门在外遇到的种种困难,湖北农信社通过与政府协调,依托商会,集中驻地开展“五个一”对接活动:送去“五个一”,带回“五个一”。

    送去“五个一”就是:送一封慰问信、送一张金融服务联系卡、送一张银行卡、送一张业务宣传指南或宣传光盘、送一块“外出创业者金融服务中心”的牌匾。带回“五个一”就是带回:一份考察报告、一份外出创业者联系本、一份外出创业企业及企业主基本情况表、一份外出创业领头人(企业老板)开户申请书、一份资金回流预测表。

    到今年8月末,该省77家行社共与500多个商会开展了对接活动,在福建、广东、江苏、云南、浙江、北京等多个省市设立了100多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主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提供信贷资金、法律咨询、信息资讯、就业帮助、维权讨薪、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等活动。例如,今年年初,湖北郧西农商行上津支行服务的在外务工人员外出务工,需要当地公安机关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上津支行通过与派出所沟通协调,帮外出打工农民开证明200多份,使外出的人能顺利打工。

    亲情服务排民忧

    农民工背井离乡,最烦心的就是节日回乡坐车难,最牵挂的就是家里的父母和小孩。为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湖北农信社大打亲情牌,用真心真情黏合农信社与农民工的感情。

    湖北农信社利用农民工回乡团圆过节的契机,与回乡农民工对接。春节期间,该省农信社在车站、码头等交通场所设立服务站,热情接送回乡农民工和外出创业人员;邀请务工带头人、优秀务工企业家代表召开联谊会,增进感情;主动为春节回乡人员办理资金结算、信贷支持、金融咨询等金融服务,逐步形成较牢固的金融服务合作关系。今年春节前后,湖北农信社共派出大客车1200多车次,为打工人员返乡离乡接站送站。

    湖北农信社还帮助解决农民工留守子女和留守老人的就学、生活等困难。在湖北红安觅儿镇董家村,村中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红安农信社主动沟通交流,服务留守人员。一次走访中,客户经理发现老人张宇升摔倒在家门前,导致小腿骨折,立即联系车辆将老人送至镇卫生院,及时进行了医治。

    电子银行进工地

    农民工在外地挣的都是“血汗钱”,但由于不懂金融知识,经常发生“血汗钱”丢失、被盗等现象。湖北农信社为帮助农民工安全汇兑资金,推出了移动开卡终端设备,摆脱时间、空间束缚,到务工集中地为农民工办理福卡,将服务送到创业领军人物及打工人员手中。同时,依托“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驻地工作人员,制作宣传手册,全面推广手机银行、个人网银、企业网银、转账电话等电子银行产品,让农民工在外便捷享受农信社金融服务。

    截至今年8月底,该省共发放农民工银行卡160多万张,为7万多外出农民工代发工资上百亿元。先后开通异地农民工网上银行25000户、手机银行10800户、电话银行1200户、“卡乐付”275户。

    信贷扶持助发展

    外出打工人员常年在外务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迫切渴望创业致富,但户籍地限制造成银行信贷扶持困难,成为制约农民工创业的瓶颈。湖北农信社积极创新业务产品,不断满足农民工金融服务需求,量身定制农民工专属信贷产品,先后推出“保证保险”、“农门跃”、“金梧桐”等农民工创业贷款,帮助农民工创业做大做强。

    湖北郧西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了该省首个异地信贷业务产品“创业通”。三年来,该省农信社发放“创业通”贷款1500余笔,累计金额47亿元;引导农民工创业40余万户,带动60余万人创业就业。

    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纷纷返乡,在家门口自办小微企业,成为农村经济一道靓丽的风景。湖北农信社打造“绿色通道”,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申请贷款、办理结算、金融咨询等业务提供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

    2013年,湖北秭归县茅坪镇金缸城村村民杨国土,曾在外地家具厂打工,掌握了制作实木家具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后回乡创业,却苦于只有技术没有资金。当地农商行了解情况后,迅速调查给予其资金扶持。现如今,杨国土的小家具厂发展到30余人,年销售达到253万元,利润达54万元。

    湖北农信社在贴身服务农民工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截至今年8月底,该省农信社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545亿元,其中外出打工人员回流存款140亿元,占全部存款净增额的25%。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