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0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发挥市场机制 调节棉花价格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赵雄胜

 

    随着《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延续3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在产棉大区新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新疆每年棉花播种面积在2000万亩以上,是中国最大的产棉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连续十多年棉花单产、总产和调出量居全国第一,全区50%以上农民从棉花种植中受益。

    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的影响,我国棉花价格市场波动较大,尤其在新疆,棉农、收购企业、银行等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国内库存压力大、纺织行业不景气、国际市场上低价棉花不断挤压国内棉花销售市场的情况下,今年棉花销售形势变得严峻,新疆该如何保障植棉职工的收益,如何找寻棉花销售市场,如何突破棉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供求关系规律的客观存在,无论是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利益相关方都存在博弈。

    棉农惜售现象普遍

    与前几年棉花收购热火朝天的场面相比,今年的棉花收购现场显得有些冷清,棉农与收购厂家都很淡定,多了几分冷静与理性。各地轧花厂对棉花收购保持平静态度,棉农也忙碌着采摘棉花,未出现敞开大量收购和抬高价格收购现象。新疆开秤收购棉花给出的收购价格各不相同,从6.5-7.5元/公斤不等。如,在北疆的玛纳斯县价格在每公斤6.3-6.5元,奎屯开出的收购价仅每公斤6-6.3元,乌苏每公斤在6.1-6.2元,在南疆的阿克苏市籽棉最高卖到每公斤7.5-7.7元。

    由于今年新疆南北疆极端气候现象频发,3-4月份的风灾,部分棉农复播6-7月份的旱灾,棉花种植成本普遍高于往年。和静、博湖、焉耆、库车、新和、乌苏等县市棉花覆播次数均在两次以上,个别农户覆播在三次以上,棉花种植成本节节攀升;当前除兵团采用机采棉以外,其他地区均采取人工采摘,而今年的人工采棉达到2.2-2.5元/公斤,较去年上升了20%。调研发现,按照亩均产量350-400公斤,籽棉价格在8.1-8.2元/公斤才能保本。那么,遭受自然灾害而导致成本上升,市场是看不见的,只有农民心中有数。如果按照面积补贴,这部分复播棉农还有希望保本,如果60%按照面积补贴,40%按照产量补贴,那么这部分受灾农户就很难保本。所以农民惜售心理是客观存在的。

    收购企业态度平静

    近两年来,一方面,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走低;另一方面,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在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的支撑下高位运行,国内价格由以往低于国际市场转为高于进口成本。由于上述前提条件的变化,实施直接价格支持政策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产业链长、受国际市场影响大的棉花等农产品矛盾突出。2013年,我国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为每吨20400元,而进口完税成本约为每吨15580元,比国内临时收储价格低4420元。由于国内价格大幅高于进口成本,市场主体不愿入市收购,国家收储压力急剧增加,棉花收储量超过总产量的90%,上下游价格关系扭曲,市场活力减弱,不利于整个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

    对上述情况,各收购企业十分清楚,今年的棉花采收期,与其说是对棉农的一个考验,毋宁说是对收购企业应对市场风险能力的一种考量。在绵绵收购期内,既要关注国际棉花价格的走势,还有清楚国内、区内棉花收购价格的行情,如果收购价高,超出国内棉花市场预期,必然亏损;收购价偏低,棉花就收不上来,企业处于两难境地。因此,在收购过程中始终处于理性状态。

    金融机构审慎介入

    由于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投入的棉花收购信贷资金必然加大市场风险。在棉花收购过程中,各家银行均采用“库贷挂钩、封闭运行”的运作模式,信贷资金的投入,取决于棉花收购进度。

    由于今年的收购进度明显慢于往年,所以信贷资金的投放速度也明显低于以往。各家银行也清楚,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轧花厂收购加工的棉花可以直接卖给国家,旱涝保收,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这样银行的信贷资金风险业很小,但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当下,这些企业需要直接面向市场,自行寻找下游用户并承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同样银行的信贷资金也要承受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如今年新疆农村信用社棉花收购贷款的投放速度明显低于去年。

    应当摒弃零和博弈

    无论是棉农、收购企业、还是金融机构,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过程中,均应摒弃零和博弈的做法才能实现多赢。因为,采取生产成本加基本收益的方法确定目标价格水平。之所以采用这一方法,是在立足当前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上,统筹兼顾保护农民利益和更多发挥市场作用等因素确定的。

    首先要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在采用生产成本加基本收益的方法,还应当充分考虑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刚性上升的实际情况。无论市场价格和生产成本如何变动,都可以保障农民种植不亏本、有收益,防止生产大幅滑坡。

    其次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市场活动天然有风险。棉农、收购企业、金融机构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通过市场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也要承担市场波动的风险。在大多数行业,市场风险都是由市场主体全部承担的,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应当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国家应该对少数重要农产品生产给予适当保护,但也不能由国家承担全部市场风险。因此,目标价格只保证农民获得基本收益而不是全部收益。当市场价格下跌时,农民也要承担部分收益下降风险,真正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