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大数据助力传统棉花产业 现代化促进棉花流通提速
国家棉花资源监测信息平台正式上线

    本报讯  9月26日,国家棉花资源监测信息平台新闻发布会暨第一届国家棉花资源监测平台购销洽谈会在浙江桐乡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由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研制开发的国家棉花资源监测信息平台已于本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此举标志着我国棉花和纺织企业拥有了一个国家级的、可以支撑企业自主开展从线上到线下业务的公共信息平台。

    “棉花行业顺应时代潮流是大势所趋。国家棉花资源监测信息平台正是为所有涉棉企业量身打造的新商业模式的支撑平台。”中储棉花信息中心主任刘克曼这样表示。她认为,我国现行棉花流通和产销供应链尚不完善,棉花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相互独立,资源和价格信息缺乏透明性,买家与卖家之间因产需信息不对称难觅合作对象。针对上述问题,中储棉着力打造有着“中国棉花O2O公共平台”之称的国家棉花资源监测信息平台,旨在为棉花供需双方提供一个便捷、精准的购销对接渠道。

    发布会后,中储棉信息中心为参会代表详细演示了国家棉花资源监测平台功能的操作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各企业可以在平台上自主搭建企业级O2O电子商务业务平台,实现线上信息与线下业务的完美融合。整个平台,实际就是若干企业的O2O电子商务平台汇聚,群聚效应将为平台上的每个企业带来更多潜在客户。

    此外,在平台推广期内,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棉花经营企业、棉花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棉花承储仓库、棉花运输企业、棉花金融服务企业等六类涉棉企业在2015年3月31日前注册为平台会员的,全部免除第一年的会员费;纺织企业在2015年3月31日前注册为平台会员的,免除两年的会员费。

    “国家棉花资源监测信息平台是互联网思维及大数据技术正式应用于我国传统棉花行业的集中体现,此举将进一步助力棉花流通迈上现代化步伐。”刘克曼如是说。

    (邱 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