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曝光台


 

海外代购良莠不齐现象凸显

    本报讯 海外代购行业良莠不齐的现象越发明显。日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揭露了海淘代购假奢侈品的猫腻。不少消费者之所以会上当,是缘于代购商不仅仅能够提供单据、照片等凭证,还承诺“支持专柜验货,假货包退”。

    在杭州大厦、万象城、湖滨国际名品街的LV、GUCCI、阿玛尼等12个奢侈品及一线大牌专柜,所有品牌都拒绝了验货要求,“不提供验货服务”。而且即使能够发现是假货,专柜也出示不了相关证明。也就是说,就算消费者知道自己购买了假货,也无法向代购商索赔。

    “算上运费和商家的代购费,海外代购一个大牌包仍比国内专柜便宜好几百元。”海淘达人徐小姐说。奢侈品是海外代购的宠儿。据支付宝发布的“2014海淘风向标报告”显示,在今年的国人海淘商品排名中,海外高档时装及奢侈品继续占据第一的位置,购买笔数同比增长了20倍。

(北商)


15批化妆品被查出禁用物质

    本报讯 为保障公众健康,切实提高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日前,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先期进行摸查监测和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联合广州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广州市疑有问题的5家生产企业和5家经营企业进行了突击飞行检查,抽取宣称祛痘/抗粉刺和美白/祛斑类化妆品共18批,经检验,标示为“范白玉 活肤生物痘螨净”等15批产品检出禁用物质。

    目前,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对上述不合格产品涉及的生产经营企业迅速立案查处。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立即对行政区域内化妆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一律下架、停止销售,并依法查处。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深查深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化妆品的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部门查处。

(牛思远)


食品添加剂9批次不合格

    本报讯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添加剂日常监管,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近期部署了食品添加剂专项监督抽检。

    本次抽检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食品添加剂获证生产企业,在生产企业成品库中抽取主导产品,依据食品添加剂相关标准实施检验。共抽取产品1567个批次,其中9个批次产品检出质量指标不合格。不合格指标包括:感官、干燥减量、酸值、pH值、脂肪、总灰分、己烷残留量、总有机溶剂残留量、非活性磷酸盐、醚中溶解度和柠檬酸、草酸、磷酸、酒石酸等。

    针对抽检发现的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督促相关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依法处置,加大查处和监管力度,进一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目前各相关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据食品添加剂专项监督抽检结果,已对问题产品依法严厉查处,已责令6家企业停产整改,已对4家企业实施处罚,已将1家企业移交公安部门立案查处。

(王虎)


多家药房中药材抽检不合格

    本报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期组织开展了中药材及饮片专项抽验。共从全国31个省(区、市)有关中药材及饮片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抽取蒲黄、柴胡、川贝母、血竭、薄荷、木通、苍术、附子、制川乌和制草乌等10个品种772批样品,经检验发现93批不符合标准规定。

    总体上看,抽验的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染色、增重、掺伪、掺杂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除薄荷、木通和制川乌外,其余7个中药材及饮片均检出不符合标准规定产品。其中,蒲黄的不合格率最高,发现存在染色、增重及掺杂等问题;川贝母发现存在掺伪问题;血竭发现存在掺杂问题。

    对中药材及饮片进行染色、增重、掺伪、掺杂等违法行为,严重危害公众用药安全,欺骗消费者,必须严厉打击。总局已组织相关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中药材及饮片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对相关单位依法查处,并要求各省(区、市)局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有关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监管,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钟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